曼哈顿音乐学院和中央音乐学院(曼哈顿音乐学院好吗)

张海卉

文 | 纪晨

2020年,对于新生代作曲家张海卉来说是特别的一年。在这一年中,她的三部管弦乐作品分别被三支交响乐团演奏:9月,作品《沙漏》获得杭州现代音乐节“艺创奖”国际管弦乐作曲比赛三等奖;11月中旬,管弦乐作品《西行漫记》在成都蓉城之秋国际音乐季期间首演;12月25日,《四韵》由林大叶执棒深圳交响乐团在深圳音乐厅完成世界首演。年仅23岁的张海卉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的确让人刮目相看。在她看来,年轻就要多去感受、多写、多参赛。

年轻就要多感受、多写

张海卉

1997年生于上海的张海卉,4岁开始学琴,2013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师从丁缨教授。2016年,她考入美国曼哈顿音乐学院学习作曲,现在是曼哈顿音乐学院的在读研究生。2020年3月疫情在海外暴发,学校开始采用线上方式授课。7月,终于买到机票的她从美国回到国内,经过半个月的隔离,8月回到上海。回国后,张海卉每天早晚上网课,白天大块时间都用来创作和整理之前的作品。

张海卉的创作灵感,大多来源于旅行。从小父母就经常带她到各地深度游,培养她观察、体验多元文化的能力。每次旅行,父亲会带上录音笔,记录下各种有趣的声音,也经常会拿出这些素材聆听。虽然小时候不理解父亲的做法,但这些声音都或多或少地留存于她的记忆中。逐渐长大尤其是开始学习作曲后,张海卉才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她的管弦乐作品《西行漫记》,就是将她和父母多年前在云南、甘肃、西藏旅行的感悟通过作品表达出来。张海卉觉得,很多时候当下的感受并不强烈,但回头把搜集到的声音、故事整理出来,不同阶段再拿出来看,就会有不同的感受。“以前从上海去西藏旅行,看到那里的山,我会觉得很原始、辽阔。但后来到美国读书,去过黄石公园以后一对比,就觉得美国的山给我一种更原始、狂野的美。再回想西藏的山,就有了一种更厚重、带有文化积淀的感觉。”她举例,“作曲的过程就好像画画,作曲家始终坐在画面前,看到的是一个又一个细节。而起身离远一点再去看作品,会有不一样的感受。”所以在2020年中,她重新整理自己之前的记忆、材料、作品,并将重新整理好的作品参赛、演出。张海卉认为多写才能有机会多演,也能有机会参加比赛。更多参与演出,能更清楚自己在写作上欠缺什么。

多参赛,帮助自己快速成长

对于正在学习作曲的同龄人,张海卉给出她的一个小建议:物尽其用,写好的每一部作品都去投稿参加作曲比赛。相比上个世纪,现在作曲系学生的作品演出机会已经多了很多。但学习作曲的学生人数也远高于三十年前,想要让自己的作品经常被演出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般作品只有在获奖后才能被演出,至少也要进到作曲比赛的决赛,才有机会被乐团演奏。所以张海卉建议,还是要勇于投稿,多给自己的作品创造演出机会。

2019年1月,德国沃尔多夫举行纪念活动,纪念德国工人运动领导人罗莎·卢森堡和德国共产党创始人卡尔·李卜克内西遇害100周年。活动开幕式上要演奏一首管弦乐作品,为此举行作曲比赛面向全球征稿。张海卉的作品《Metamorphosis》最终获得头奖,并在柏林和汉堡两地演出,主办方还邀请她前往德国参加活动。作品得到乐团和指挥的肯定,这给了张海卉很大信心,也让她坚定了自己的创作方向。

杭州现代音乐节“艺创奖”国际管弦乐作曲比赛决赛音乐会

2020年9月27日,在杭州现代音乐节“艺创奖”国际管弦乐作曲比赛中,张海卉的作品《沙漏》从116部参选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三等奖。第二天,活动专门针对五位获奖者举行了作曲大师公开课。五位获奖者分别介绍除获奖作品外的另一部作品,再由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郭文景、温德青进行点评,现场观众共同参与讨论。张海卉参加公开课的另一部作品《Maribit》全程几乎没有任何表情记号,源于张海卉“将某材料重复到极致,那么每一次重复都将有变化”的理念。郭文景指出了作品中的记谱问题。温德青点评:“音乐非常流畅、舒服,有一些简约主义音乐的影响,又要复杂一些。但是作品中的原样重复在听觉上可能会有一些阻碍,应该高级一些,如从每小节的错位点重复。”随后,现场的一位意大利圆号演奏家对如何将写作转换为实际音响也发表了观点:当给某个乐器写作一个重要部分时,应当充分考虑其角色设置,需要和演奏员充分沟通,才能将想要的细节完整地表述出来。

《四韵》是深圳交响乐团2019年的委约作品,由于疫情原因最终首演于2020年12月25日。2020年中张海卉的多部作品被不同乐团演出,跟着乐队一起排练的过程让她感到受益匪浅。“实际听到自己的作品在音乐厅中的效果,与作曲家去想象作品的样子还是不同的。从中也可以听到指挥对作品的把握,比如在一些配器的分配上是否要增加相关声部的饱满度。有了这些经验,就能通过更多维的视角审视自己的作品。”她将《四韵》重新修改,尤其在声音的布局上有了比较大修改。最后演出的效果,她自己也很满意。

张海卉觉得自己现在就是需要多和乐队沟通,珍惜每一次排练、演出的机会。而参加比赛,不仅得到了不错的成绩、一线作曲家的指导,还能够听到专业乐手们讲讲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其中的收获特别大。

取中西方之长不断进步

在读书之余,这两年张海卉不仅写了很多小型作品,还创作了四部管弦乐作品(包括两版《西行漫记》和《沙漏》《四韵》),可谓高产、高效。张海卉笑称,自己的高效来自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的训练,“我记得在上音附中时,我们期末考试只给三个小时,就要写出一部重奏作品。”在上音附中打下牢靠的基本功,让她成为了“小快手”,不仅作品写得快,而且质量也能够保证。在曼哈顿音乐学院读书期间,她对这一点深有体会。“从交专业课作品的时间上,就能看到我写作品的速度远远快于美国本土和其他国家的学生。比如,周一老师布置了作业,他们是每天写一部分,要花整整一周的时间才能完成。我是先逛逛博物馆、看看展览、找好灵感、想好思路,然后静下心来一口气写完,属于爆发性的写作方式。”

平时在学校里课业压力比较重,张海卉只能根据时间写体量小的作品,如器乐独奏、小型的室内乐作品。除了编制上的小,张海卉还追求音乐素材上的小。她喜欢日记式的写作方法,如几个不同的乐章各用一个音乐素材,或把不同演奏法和不同音乐素材结合。不管是音乐取材还是编制,她都希望把小化为更小,让它做到小而集中。在曼哈顿音乐学院,演奏专业的学生演奏作曲专业学生的新作品能够拿到学分,这样作曲专业的学生愿意写新作品,演奏专业的学生也愿意演奏,形成良性循环。张海卉说,正因如此她听过每一首作品演奏出来的样子。“我的专业课老师也会把我的作品推荐给美国的一些演奏家,如果他们喜欢这个作品也会在他们个人音乐会上演奏。这样我不仅能够听到同学们演奏这些作品,也能听到一线演奏家们演奏出来的效果,这对我的帮助很大。”这些小作品她也会拿去参加比赛,良好的环境进一步激发了张海卉的创作动力,“只要写就能演。写得好,就能有更多的机会。”

通过每一次的创作、演出,再创作,张海卉都在提升自己。这次回到国内,也让她看到了国内在高雅音乐普及方面作出的努力。在作品《四韵》深圳首演前的下午,主办方面向当晚观众开展了导赏活动,提前由曲作者介绍作品,并由指挥家带乐团现场示范演奏。这种方式让张海卉很喜欢,“在美国我没有用这种形式介绍过自己的作品。可以直接和观众面对面,亲自给他们讲解我的意图,由乐团现场演奏,这种形式太好了。普通观众对于现代音乐的接受度是有限的。通过讲解、立刻听,观众会发现现代音乐也没有那么难理解,他们是能够听得懂主题和动机的。”这个过程不仅培养了观众,对于张海卉这样的年轻作曲家来说也是一次很好的锻炼。

- THE END -

“星标”音乐周报微信公众号

不错过每条推送

版权声明:本文由艺术留学网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