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音乐耶鲁大学公开课(聆听音乐 耶鲁大学公开课)

音乐,以前被以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划分,对高雅音乐的欣赏,对许多人来说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而如今,音乐似乎已经走进千家万户,人人都需要有一些音乐常识装点门面。但是,如何能获得真正的、准确的音乐常识呢?与过去的岁月不太一样,在这个地球村、互联网时代,找个好徒弟不容易,但通过各种媒介找个好师傅,总是可以实现的。而想要学习音乐的入门知识,克雷格·莱特先生的《聆听音乐》一书即是一位很好的老师。

《聆听音乐》是耶鲁大学公开课教材,被美国百余所院校所采用,近年被中央音乐学院余志刚教授翻译出版。这本书采用了非常典型的教科书写作体系,从音乐的意义开始说起,接着向读者普及了音乐的基本要素:节奏、旋律与和声。再通过音色、织体与曲式介绍了与音乐息息相关的乐器、乐队等。在书籍的主体部分,克雷格·莱特先生依据时间发展顺序,分别详述了西方音乐不同时期、不同艺术风格的特点及代表音乐家和代表作。最后,作者放眼全球,简要讲述远东、近东、非洲、加勒比海与拉丁美洲的音乐特点。可以说,整本书从音乐的基本理论到音乐的聆听,从时间到空间,让读者对音乐的概貌有了了解。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文字语言,此书还通过微信二维码的方式直通云盘,让读者随着文字聆听音乐,获得更直观深刻的学习效果。

特别强调和声是西方音乐有别于全球音乐文化的一个明显特点

不论是在基础音乐理论的介绍,还是在全球音乐的对比赏析中,克雷格·莱特先生都特别强调了西方音乐的合声之美。合声在古典音乐的早期即已经成型,它来源于西方教堂的多声部音乐,是中世纪教堂合唱音乐最重要的形式。合声增加了音乐的结构感、色彩感和立体感,为主旋律增添多层次丰富的背景。通常,合声以和弦的方式呈现,在主旋律之下,处于相对低音,但它塾起高声部分,让高声不显单薄,增加听众的舒适感。以大家比较熟悉的《D大调卡农》为例,克雷格·莱特先生让我从听个乐的傻妞,知道了合声对于这首广受欢迎的音乐的意义。

大体上说,非洲音乐强调节奏,而远东音乐对旋律的细微之处特别关注。但是,并非除西方音乐外其他地区音乐都缺乏合声。就我国来说,少数民族音乐如侗族大歌、苗族飞歌等都有丰富的合声传统。但由于音乐理论、文字记录的发展成熟不同,西方音乐得到可复制遗传,而其他文明多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不断变化,难以考究。不同文明从不同时代都在音乐中选择了合声,也从侧面说明了合声在增加音乐的美感上有其独特的作用。

文字总是苍白,从音乐中领略可能更为具体。读一读《聆听音乐》,一起感受合声的美妙呀!

版权声明:本文由艺术留学网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