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人士在演出开始前穿上振动背心 ©林肯中心
编译 | 谷宇飞7月22日,莫扎特音乐节交响乐团(Mozart Festival Orchestra)在美国纽约林肯中心举办了两场免费户外音乐会。音乐会运用了振动背心技术为听障人士提供赏乐便利,使用者可通过穿戴特制的振动背心,借助设备内嵌的24个振动触点来感受现场乐声或预先录制的音频。其中四个黑色振动触点,可以分别放置在人体的手腕和脚踝上进行全方位传感。这项特殊的听觉便利技术名为“The Vibrotextile”,由一切皆可能实验室(Not Impossible Labs)历时十余年研发,并在全球范围内大力推广。目前,英国、美国、巴西、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已将该技术纳入现场音乐会实践中。林肯中心无障碍环境负责人米兰达·霍夫纳(Miranda Hoffner)对此表示:“我们举办了许多交响音乐会进行实践,并认为这将是一大良机,不仅可以让听障群体感受音乐,还可以让他们体验交响乐现场的微妙差别。”骨传导技术启迪灵感传说中,贝多芬曾在失聪后用骨传导听音辨声,他会在钢琴上绑上一根木棒,用牙齿咬住木棒,从而感受每个音符的振动。自19世纪以来,骨传导技术有所改进,虽然听障人士无法聆听到乐声,但依旧可以寻找到体验现场音乐的方法,譬如站立在低音扬声器附近或抓住气球等物品,如此便可感受到音乐所产生的振动。振动背心,即是骨传导技术的衍生品。使用者在聆听交响乐时,某一乐器的声波将与设备内嵌的触觉感应点相对应,将声波转化为振动,接着通过触觉感应设备传递到观众的身体上。该振动背心能发出跨越五个八度音阶的3900种不同频率声波,其中小提琴或者钢琴的触觉感应体验最佳。“音乐:一切皆有可能”(Music: Not Impossible,简称“M:NI”)项目的负责人丹尼尔·贝尔克尔(Daniel Belquer)是一名来自巴西的音乐家兼触觉艺术家。他与位于加州的一切皆可能实验室合作打造了这款M:NI触觉服饰,旨在为聋人创造更好的现场音乐体验。实际上,该项目不仅惠及听障群体,还为所有爱乐者提供了独特且包容的赏乐体验。贝尔克尔介绍,这款振动背心不仅适用于听力障碍群体,任何听力水平的人均可借助该设备感受音乐。在介绍该产品的创新之处时,他说道:“这是世界上首个可穿戴式的复音振动合成器,这项变革性技术所需的惟一设施是一个连接到计算机USB端口的小盒子。振动背心由电池供电且用无线电连接,能在距离信号器40英里(约64公里)距离处工作,因此适用于音乐节和其他大型活动。我们提供的服务体验是独一无二、前所未有的。”音乐会现场体验良好听障人士身着振动背心欣赏音乐会 ©林肯中心这项技术曾在2022年度林肯中心音乐会进行试点推广并反馈极佳,负责同“音乐:一切皆有可能”项目接洽的米兰达·霍夫纳表示:“我们与该公司合作并租赁其振动背心,并配有专业的工程师,为每个活动提供定制化触觉艺术体验。在去年夏天的活动结束后,我们收到了非常热烈的反馈,认为有必要在今年再次使用该项技术。”为了增强听力障碍群体的音乐会体验,林肯中心在音乐会现场演出中另外增设手语翻译工作人员。除了对语言进行翻译转述外,他们也对与曲目相关信息进行手语介绍。阿尔贝托·马迪耶罗(Alberto Madiero)曾在林肯中心担任手语翻译,他表示,去年现场担任翻译的感受非常震撼。这项振动背心技术的应用令他热泪盈眶,仿佛灵魂得到洗礼。对于听障人士而言,这项技术的应用无疑提供了诸多便利。在位于英国伦敦的现场音乐会上,一位使用振动背心的失聪者表示:“音乐是我爱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由于听觉受限,我无法与爱人一起分享聆听音乐的快乐。如今拥有使用振动背心的机会,我不仅可以陪我的伴侣共同参加音乐活动,而且也能乐在其中!”贝尔克尔总结道:“使用者的反馈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尽管设计之初是为了给听障人士创造更好的聆听体验,但这项技术的成就远不止于此。它通过触觉使人们聚集在一起,用皮肤作为团结的画布,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起联系。”触觉聆听技术全球推广纽约林肯中心并非该技术惟一的受益者。就在不久前,法国巴黎爱乐大厅与另一家名为SoundX的公司合作,将振动背心技术试用于音乐会现场,并与巴黎国家聋人青年学校的学生合作进行了产品完善和改进。今年12月,巴黎爱乐大厅将举办一场名为“超越声音:听障和音乐体验”的研讨会,并计划于2024-2025乐季正式向听障群体提供该振动背心技术设备。此外,2022年5月,美国费城歌剧院也作为首批古典音乐场馆之一试用振动背心技术,并发起了“共鸣费城”艺术演出项目。其中,费城歌剧院女子合唱团首演并录制了作品《对我们此前未知的平行宇宙的磁性介绍》(MISUPUNTUS),作品以阿卡贝拉形式演唱,并借助振动背心产生触觉传导。贝尔克尔参与了这一曲目的创作过程,他表示:“我认为这部作品相当重要,因为这是我首次主要依据音波振动因素进行作曲,并将触觉体验置于旋律因素前进行考量,这与传统的音乐创作流程是相反的。”经过多年的发展,“音乐:一切皆有可能”项目得到了Lady Gaga、法瑞尔·威廉姆斯和汉斯·季默等乐界大咖的认可。贝尔克尔的项目还获得了2017年美国西南偏南奖的“最佳可穿戴设备”和“人民选择”奖提名,荣获2018年爱迪生奖的“最佳社会创新奖”、2019年翠贝卡电影节“颠覆性创新奖”。多年来的研发成果和创作经验令贝尔克尔收获颇丰,今年秋季,他将在费城德雷克塞尔大学开课,系统教授16名音乐专业的学生使用这项技术并为其作曲,让音乐之声真正走进听障人士的心灵世界。- THE END -订阅 音乐周报
版权声明:本文由艺术留学网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