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大学商学院金融研究生

前情提要:

Crystal同学在加拿大读中学时就与我们认识了,之前请她分享过申请大学的经验乘风破浪的 Crystal---疫情之下的大学申请季。她高中毕业后选择去2024 QS世界排名19位的悉尼大学读商科,并在了解到商科领域的人才最好也具备计算机(CS)知识后,果断加了CS做第二个major。

有次跟她聊起在悉尼大学的读书心得,她笑称CS是“cut your social” 和 “cause sever illness”. 自从学了CS,“不想社交,只想改代码,根本没时间出门,做饭都是赶紧扒拉一口又回去学习” 我便提议她分享一下finance 加 CS 双专业学习的“辛酸史”,便于后面的同学们,能有机会更加客观认识到“金融”或者“计算机”这些专业光环背后的内容,于是便有了下面的分享。

当年悉尼大学的录取信(部分)

Q, 在悉尼大学读书,有什么感受?

悉尼大学的线下课程体验还是很不错的,相比于疫情时期的网络授课模式,in-person classes会让同学们和prof有更多的交互体验,更加及时的解决一些不明白的问题。与peer之间也会合作的更为融洽轻松,大大增加了同龄人之间的社交能力。

因为我本科是finance+cs的双修,课堂中还是能够体验到非常多不一样的学习方式和授课风格。

finance属于Commerce 商科大类下的专业细分,平时的课堂紧密连接excel的使用,capm和swot也是熟悉的老朋友了。其中不乏考试为多的课程,需要同学们自己有一个强大的自我学习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经常性的weekly quizzes以及大的assignments都会是一个考验。当然也会有很多group work和presentation的作业,以及有些需要课堂中的participation。这些更为考验是否可以有效的沟通与交流,以及及时发表自己意见看法。

cs则是非常理科的授课方法,大多都是lecture和下来的tutorial与workshop。大家会有机会在小课中完成homework的查漏补缺,但是会有相对较少的合作性工作。

我校的prof都是各个领域的大牛,实力绝对没的说。丰富的授课经验以及实践经验,很大程度上的保障了usyder的课堂体验度。如果和其中的一些prof有更为深层次的交流,他们也会offer一些tutor或者peer help的机会。我个人也是非常荣幸分别得到了BUSS2000的tutor和COMP3308 coordinator professor的推荐信。重中之重就是不要害怕,及时与他们沟通,或者直接讲出你的诉求,深层次的沟通会让你的老师对你有一个更为全面充分的了解,不仅是学习能力,更是了解你的个人行事风格和思想。

悉尼大学offer很多的实习机会,像是有些课程会直接联系到当地或国际的企业,进行为期一学期的工作,这个工作直接算作你的学习成绩,具有特殊的计算方式,可以在大二、大三进行选修。一些实操性项目,如和当地企业完成可落地的business plan,完成艺术性的展览,体验3d打印技术等等......每一个专业都有其独特的实操机会。对于日后工作起到非常良好的辅助作用,增加自己的实战经验,将学到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加入自己的理解,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个提升和完善。

Q,有学生担心悉尼大学宽进严出,去到后容易考试不及格,对此你的看法是?

“及格难”从不针对于平时真有在学习的人。如果只是考试前突击的话很有可能面临fail。悉尼大学很多double pass的课程,除了平时分,期末考试不达到50也会面临挂科的风险。如果日常就非常努力完成作业,上课认真听讲,下课也自己学习,挂科的概率是较小的。

如果不幸挂科,也可以选择去和学校申请appeal,悉尼大学的相关服务还是非常的细化和到位的。

但是拿到HD还是非常的困难的,需要大量的时间focus在学习上,并且积极主动的和老师沟通,查漏补缺。

Q,班上中国学生多不?大概的国别比例、年龄段或者背景?

我的专业更多的是比较diverse的人种。大概比例可能亚洲40%英美加20%其余一些法国,摩洛哥,意大利等等。用中国家长的话来说,白皮肤黄皮肤较多,深色皮肤较少。年龄涵盖非常的广泛,我的同学不乏90后00后,大家相处起来都非常自如。

背景其实需要走入圈子后大家沟通,不难发现其实身边很多各种领域的“大牛”。你也不知道你的隔壁桌是不是精通五国语言的天才,后桌是不是17岁就组队自主研发了虹膜识别收集/分析辨别角度的系统,左边是不是家里有公司等她一毕业就需要继承,右边是不是演过100+影片的优秀演员(都是真实的、我曾经的小组成员)。

所以,周围的环境取决于自己,是否有能力融入,是否愿意走出舒适圈,是否能欣赏不同的人和事,能不能抓住机会从他们身上学习到自己所欠缺的。

Q,在悉尼大学读书跟在加拿大读中学/国内读书,最大的区别是?同时读CS和金融,压力大么?想考试拿高分,有什么技巧分享?

从我个人经历和角度而言,国内读书会比较限制思考的过程,老师会全面的保驾护航,灌输某种意义上正确的东西。相对来说,在年幼的时候老师以成年人的身份来引导你,帮助你,在没有建立起完整的逻辑道德三观体系时,思维受到比较严苛的规范,降低了某些风险,可以较好地完成常规性工作。

加拿大的教育风格比较讲究以人为本,互相尊重,增加孩子的创造力。学习不是一成不变了,大家不会觉得死读书是一种值得推崇的事情,全面发展,让每个人都变成那个特别的自己,是北美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澳洲教育强调critical thinking。让学生不止从一面看待事情,了解多元性,创造更多的不同解决方式。

同时完成两个专业,也是一件比较具有挑战性的事情。不只是看得见的压力,也有许多肉眼不可见的精神压力。过程也许会产生许许多多的反思和自我怀疑,但我认为也是让自己不断进化的必经之路。

考试拿高分已经逐渐不是所有人大学的首要任务,同龄人会花大把时间考证,考研,实习,做实验,创业等等。真的是需要自己去清晰的知道我要什么,什么对我才是最有利的。因为时间在上大学的那一刻起真的是飞速流转,需要做的事情太多,精力毕竟有限只能从中择优。

如果想要针对finance和cs专业提升分数。最主要的一点就是长期性坚持学习。大学很难会有临时突击就能考出好成绩的幸运,只有不断的加强学习质量,加长学习时间,量变引发质变。同时要及时寻求帮助,死磕不出来就问同学问老师,解题思路不只一条,要学会变通。

Q,你向师弟师妹如何推荐悉尼大学?

悉尼大学-the university of Sydney,又被usyder们称为u sleep u die大学。很字面意义,不能睡觉,睡了就g。学校有丰富的课业,club,比赛,活动等着大家来参加。很多隔壁大学的朋友也经常来蹭我校的活动。

悉大拥有非常漂亮的哈利波特楼,还有非常漂亮的商学院。拿一个滑铁卢就读的朋友的话来说“如果能在悉尼大学念书的话,估计都不抑郁了,每天再多学三个小时不是问题。”

学校周边也是非常的繁华,也有很多海啊山啊的。很适合赶due之余去来一场说走就走的citywalk,自我疗愈一下,抚平一下脱发爆痘的自己。

Q,听说你打算申请美国的研究生,现在除了高GPA,还在做哪些方面的准备?

GPA是最起码的需求,除此之外多融入学校和社会的生活,参加活动,展现自己的领导力。

参加比赛,考证是对于自己学术能力的考验和认证。还打算去参加义工,毕竟取之于社会,报之以社会。美国对于非美本的申请者还是有更高的要求的,我接下来就是利用有限的时间,尽可能多的提升自己的全方位的实力。

Q,对未来的职业有啥规划?

未来职业规划目前为止还是成为一名辛苦的投行搬砖人。已经和很多相关行业的朋友探讨过了,深知将非常的辛苦非常的卷。在我有精力的这几年,努力奋斗,给自己和家人带来足够的保障,然后hopefully可以在40岁前退休(痴人说梦了)。职业方面,还是需要先累积人脉,经验,处理问题和突发事件的能力,磨练心态。

如果有机会的话,希望可以在美国找到合适的工作成为一名操盘手,金融人还是对于美国有一种特别的滤镜哈哈哈,金融中心的中心了。

Q,去澳洲读书,是否值得?

这个问题因人而异,其实没有很好的解答。我个人是觉得,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是值得的。从我12岁出国留学到现在,8年里面我没有一刻觉得出国读书是不值得的。

来澳洲读书也是我自己的决定,我遵从自己的内心,来到了另一个国家,见到了这里独特的美。

建议就是,尽早找潘老师做规划。留学是很重要也很坚定的事,早期规划到后期实现中间需要无数人的努力和付出。多给自己留点时间,用最好的状态面对接下来的留学人生。

专业上,虽然在年轻的阶段确实会遇到很现实的问题,比如我不了解,我也不知道我喜欢做什么,那我怎么选专业呢?是随大流,还是听父母,还是听自己迷茫的内心呢?所有的决定,最终承担责任的只有自己,所以一定多和专业人员沟通,慢慢梳理,多了解别空想,选好了就坚持走下去。

cs专业其实很好,培养了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压力确实很大,并不只是表面上高工资的风光,其中的付出和心酸只有自己学过了才能知道。所以做选择前一定要慎重,是否能接受极大的压力。

最后祝大家在新的申请季都能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best wishes

广州艾迪留学英美加经理潘老师说两句:

看到Crystal最后的规划建议,我先感谢她帮我植入广告做宣传

作为她“用Iphone8时就认识的老友”,我在每次与她聊天的过程中,都可以很明显感受到她新的成长,真的替她开心。她在海外求学的过程中,一直在积极探索和体验各种可能(包括三不五时与我交流想法和心得),不断复盘,逐步明晰了自己的真正诉求和选择,并为之不懈努力。相信等她研究生申请的时候,会是下一个“水到渠成”。

关于悉尼大学,其实真的没有某些人称的那么“水”,也没有另外一些人称的那么“难及格”。对于某些烂大街的博眼球渲染,我不予评价,只是想提醒大家,对日常接触的各种纷繁芜杂的信息,还是要带点分析和辨别能力去了解,一味的人云亦云,有时候反而会错过真正适合自己的选择。合适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Crystal这个加拿大中学、澳洲本科、美国研究生的规划,也很有代表性。越来越多中学阶段出国的学生,已经不满足于一个国家读到底的安排,而是一个学历阶段一个国家,争做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人”。相信他们的适应能力和思维视野,将比不少同龄人更出色,也将为自己争取到更多优质平台和机遇。

本文转载广州艾迪留学潘真老师公众号《Rachel杂文》

版权声明:本文由艺术留学网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