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生活打卡季#
警笛呼啸,大群特务包围了一座小楼,随着嘀嘀哒哒的发报声,出现了一圈圈无线电波。坚毅的表情,快速的手部动作……李侠冷静而从容地发着电报,只见他发完报文,将密码迅速塞进嘴里,并深情地向战友们发出最后一封电报:“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
这段电波穿越时空,仍然字字千钧、直抵人心。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这位临危不惧、英勇无畏的共产党员原型,就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友李白,他用生命之光,照亮了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夜空。
永不消逝的“红色电波”铸就了永恒的西电精神,这条红色根脉不断向前延伸,把理想和信念的火种深播在东方红飘带上。
作为我国最早的2所国防工业重点军校之一,办学九十余载,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稳居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行列,被誉为我国网络与信息安全人才培养的“黄埔军校”,铸就了我国西北高等教育的一大高峰。
“红电波”铸就“军电”辉煌
红色,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底色,是电波文化的象征。
“一个红色的技术人员,一定要做到三个条件……”“努力,努力,完成光荣的任务。前线等着我们!”“巩固和平、建设国防,我们要担起这千斤的重荷……”三首不同历史阶段的校歌,深深唱出了一代代西电人的使命与担当。
半部电台起家,中央苏区诞生,长征路上办学,延安精神滋润,作为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创建的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办学历史始终与中国革命史紧紧相连,红色的电波传遍了大江南北,绵延着中国高校最长的红色根脉。
龙岗战斗中缴获的半部电台
“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抗战时期,延安通校师生积极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中。西安事变期间,西电人参与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无线电保障工作;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参与八台八网建设,保障了中央、中央军委、边区政府等党政军各系统的通信联络;日伪顽军封锁期间,西电人自主研制通讯器材,解决了通信器材和设备紧缺问题,为全军通信部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抗战形势紧张阶段,创建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保证中共中央及时了解战况和形势,宣传抗战主张,更有学校师生直接投身抗战,出生入死、屡建功勋,为争取民族独立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西军电”蜚声中外。
战争年代的西电,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和平时期的西电,与国同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民生民需,书写着新的时代华章!
“信息蓝”一展“西电”宏图
蓝色,具有理智、准确的意象,与科技、互联网、电子信息领域有着天然的契合度。“西电蓝”更是成为校徽的标识色之一,象征着理性与活力。
律动的蓝色代表着继往开来,西电人持续躬耕“信息蓝”电子领域。在通信、信息处理与雷达、空天技术、微电子、计算机与网络安全、人工智能、天线与机电耦合等领域不断攀登高峰。
在学科建设方面,西电傲视群雄。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西电共有11个参评学科上榜,其中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个学科获评A类,学校电子信息类学科继续保持国内领先水平,同时,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保持在ESI全球前1‰,处于国际前列。在2022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网络空间安全进入中国顶尖学科,位居全国第一。
在科学研究方面,西电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持续锚定电子信息领域“卡脖子”技术急需、国防急需和国家经济产业链急需,与国际同步开展研究,使“弯道超车”成为可能,书写了独树一帜的西电篇章。
5G通信世界领先,西电功不可没。自1931年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创建伊始,到如今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领域始终是其精专学科,研制出我国多个“通信第一”:第一台气象雷达、第一套流星余迹通讯系统、第一台可编程雷达信号处理机、第一台毫米波通讯机,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装备史上第一部“塞绳电报互换机”、第一台“塔型管空腔振荡器”、第一套“三坐标相控阵雷达”……
国家火星探测工程、探月工程、探日工程、大射电望远镜等重大项目中,牵头实施的“觅音计划”“逐日工程”中,西电智慧频频闪烁,为我国高性能电子装备的跨越式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卓越贡献。
2022年6月,全球首个全系统、全链路太阳能电站地面验证中心通过验收,“逐日工程”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2016年以来,学校获国家科技奖16项。其中,被国际同行称为半导体领域“三项代表性成果之一”的GaN微波器件,相关技术与产品批量应用到华为5G通信基站中,在严酷的“芯片禁令”下,支撑华为、中兴、三安等民族企业5G通信核心器件的重大突破与自主可控,解决了华为在芯片领域的三项“卡脖子”难题之一。
在承担国家重大任务的同时,西电也立足西部,扎根西部,西电技术走出实验室,走近民生民需,在脱贫攻坚主战场等多个领域,打通了科技信息服务与推广的“最后一公里”。
“秦盾”——一套自主可控的云加密数据库系统,致力解决云数据库系统面临的信息安全问题;“农掌门”——凭借“互联网+现代农业”精准帮扶模式,解决了农民最关心的“种什么、怎么种、卖给谁”问题,年均产值超7亿元,带动数十万户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奶山羊智慧养殖”——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奶山羊精细化管理和健康监控,大大增加了蒲城县奶山羊存栏量和养殖年产值。
奶山羊智慧养殖
向上承托起国家重大工程战略,向下脚踩祖国大地造福人民,西电不断贡献科技强国的“西电智慧”与“西电力量”,在电子领域的天空一展宏图,书写着“顶天立地”的西电故事。
“金名片”续写“军电”荣光
金色,象征着丰收与光明,是时间存在的证明。
“西电现象”这张金色名片,续写着“西军电”的荣光,再过百年,依然璀璨,永不褪色。办学九十余载,西电以“院士校友多、将军校友多、创业英雄多、航天总师多、所长总工多”的“西电现象”蜚声海内外。
“永不消逝的电波”李白烈士、“雷达裁判长”保铮院士、东风系列导弹控制系统总设计师包为民、嫦娥五号系统总指挥和总设计师杨孟飞、天宫一号总设计师杨宏、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等多名航天总师都是其中杰出代表。他们将生命体验与国家和民族命运紧密相连,以立于时代之先永不止步的追求,以坚忍不拔的行动力,诠释着西电人“爱党爱国、勤勉务实,信息特色,敢为人先”的精神特质。
如今的西电人,传承前辈永恒跳动的不变初心,依然踌躇满志,初心不改。
进入新时代,西电的办学聚焦于热门学科和风口行业。就业工作是西电一张亮丽的金名片,西电连续多年荣膺“中国年度最佳高校就业典范奖”,“IT行业黄埔军校”,实至名归!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22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2022年,西电毕业生的就业领域主要集中在电子电气设备制造业以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华为、阿里巴巴、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兴通讯等知名技术“大厂”录用了西电毕业生数以百计。
西安电子科技2022届毕业生签约集中单位
九十余载砥砺深耕,熔铸辉煌,一代代西电人秉承“厚德、求真、砺学、笃行”之校训,驰而不息,接续奋斗,不断续写“军电”荣光。众多西电校友进军电子信息、互联网行业,成为华为、字节跳动、阿里巴巴等企业的领军人物。“西电就业好”这张金名片,正熠熠生辉。
风起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自奋蹄。西电人凭借“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饱满精神,“一颗红心向祖国”的爱国衷肠,以千万种方式,传承于祖国各地,唱响在新时代的中国!
秦岭脚下,终南山北,西电始终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研国家之所需,不断专精术业,在“最正确的地方打最深的井”,勇于挑战“卡脖子”问题,敢于开辟“从0到1”的无人之境,未来,西电必将书写更辉煌的篇章!
版权声明:本文由艺术留学网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