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与学校(音乐与学校的感悟和收获)

“双减”背景下,音乐教育逐渐成为我国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的育人功能在素质教育的潮流中愈加明显。当前,随着课后服务愈加丰富多彩,中小学生在校时间较以往都有所延长,也为音乐教育充分发挥“以美育人、以美化人”功能,让“韵律之美”奏响教育高质量发展新乐章。

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更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对于立德树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20年10月15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这是继2015年9月15日下发《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之后,国家再一次对于学校美育教育的最顶层设计。

音乐教育不是让孩子考多少分、获什么奖,而是学会欣赏、学会与人类共通的情感产生共鸣;它不一定能教会孩子一技之长,但可以让孩子在一个人的道路上,学会独处、学会从经典传世作品中洞悉与理解人性。

为此,不少地区、学校为课后服务注入“音乐因子”,繁荣校园文化,拓展美育边界。“促进校本剧和音乐剧结合”“挖掘地方民歌和特色,创作孩子们喜欢的经典曲目”……青岛市市北区携手中央音乐学院开展全面艺术教育合作。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华小学积极开展课后服务,开设了50余门校本课程供孩子们选择、体验,满足孩子们的个性化需求,孩子们在音乐教师的带领下学习合唱、舞蹈、各类乐器等艺术课程,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收获了快乐、还提升了素养。

一堂堂开足、开齐的音乐课,一个个跃动的音符,温润着孩子的心灵,创造力、创新力在潜移默化中提升。

与此同时,音乐教师也面临着家长、学校、社会的更高的期待,因此,中小学音乐教师不仅要正视音乐教育价值,始终秉承内心对音乐的热爱,更要内练真功、外借强力、履责担当,真正把培育学生素养当成目标,让艺术浸润学生成长当成使命。正如全国最美教师张龙所说:“自己走100步,不如带动100个人走一步”。她带领盲童登上武汉的音乐殿堂——琴台音乐厅,用艺术充实盲童的心灵,用执着的信念点亮孩子们的梦想,引领孩子们健康成长。

对于教育本身而言已经进入了新时代,美育也站在了前所未有的新起点。美育新起点必然开展美育新实践。提升音乐教师专业化成长,共享音乐教育资源,实现省、市、区学生教育资源共享,是大势所趋。

去年3月,咸宁市成立了中小学音乐学科工作室,这个团队里有市、区教研员、有一线中小学音乐教师,他们潜心打破学段与学段之间的壁垒,围绕共同的主题进行全方位的探索。共教共研的形式,将一批骨干力量凝聚在一起,进行分工合作,发挥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辐射作用。

将国家美育政策与学校美育实践进行有目标、有指向、有依据的融合,切实有效地探索育人之道,既是时代机遇也是历史责任。艺术教育工作者更要铆足信心、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为素质教育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林宣彤(武汉经开区新华小学 )

图片: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华小学提供

责编:林杉

版权声明:本文由艺术留学网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