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科技界对脑电波的研究和应用突飞猛进,让脑电波“作曲”,也不再是科幻小说的内容——戴上头盔,联上电脑,音响里传出了时而深沉时而空灵的音乐,让人听到了浩瀚宇宙,听到了古老荒原,听到了惊涛拍岸,听到了云淡风轻……而这段音乐,来自体验者的大脑,更准确地说,是他的脑波!每个人的脑波音乐都独一无二,还会因生理、心理状况及情绪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色彩。在上周举办的2023上海教博会上,上海市现代音乐职业学校推出的“脑波律动”创新项目吸引了很多人前去体验,有孩子高兴地说:“我的大脑会唱歌!”
图源:东方IC
在上海市现代音乐职业学校,参与这个AI脑波音乐新型课程的都是十六七岁的学生,来自中本贯通录音艺术专业。让大脑“唱歌”的原理,就是通过脑波传感器拾取人脑的α、β、γ波等信号,感知注意力和放松度、紧张或平和的状态,通过音符高低、音色、调式等匹配,让音乐随着脑波的状态自然产生。而人工智能的加入,使脑波音乐愈发悦耳动听、风格多样。
脑波音乐的应用前景也十分广阔,能让不会作曲的人“创作”出音乐,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掌握作者的心理、精神健康状况。在医疗领域,脑波音乐可以作为多种疾病的新型康复治疗手段,如失眠、抑郁症等。还有研究显示,脑波音乐可用于对癫痫、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检测。
AI写作、AI绘画、AI设计、AI主播……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会取代很多职业,但是也会开辟很多新的领域、新的行业。上海市现代音乐职校顺应科技发展,进行数字化转型,设立AI人工智能创新实验室,让学生了解未来音乐的新科技,提前涉猎人工智能音乐产品,很有远见。说不定,未来的“脑波音乐治疗师”就会从这里诞生。
过去,人们常说美妙的音乐是“从心灵流淌出来的”,如今,“来自大脑的歌曲”同样值得期待。
邵宁/文
版权声明:本文由艺术留学网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