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因霍温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埃因霍温,荷兰南部城市,使之闻名于世的不仅仅是当地的足球俱乐部,还有发达的高科技产业。

其中,埃因霍温高科技园区为城市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造力和发展动力,被誉为“欧洲最智慧的1平方公里”。

从世界各地被吸引而来的人才在此工作、安居,也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的文化活力。

从普通的欧洲小镇,到“举足轻重”的科技园区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埃因霍温的名字与飞利浦公司捆绑在一起。

19世纪末的埃因霍温还只是一个小镇,直到飞利浦兄弟在此设立工厂生产灯泡,给了它发展的契机。1920 年,埃因霍温吞并了5个相邻的自治市,面积大大增加,人口也从6000人增加到45000人。之后,随着飞利浦的壮大,埃因霍温也逐渐由小镇发展为一座现代工业城市。

1998年,飞利浦意识到,在未来的知识经济中,需要开放性创新,需要促进不同领域、不同背景的人才之间的交流,才能研发出更具创新力的产品。于是,飞利浦决心大力改造旧园区。当时,飞利浦旗下有很多不同的研究机构散布在埃因霍温的各处,为了提升竞争力,决策者决定把研究机构集中到一个园区来。就这样,飞利浦高科技园区诞生了。

到了2001年,因新机场建成,飞利浦总部搬出了埃因霍温,迁往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但埃因霍温没有就此沉寂。2003年初,飞利浦高科技园区更名为埃因霍温高科技园区,并向其他科技公司和研究机构开放。5年之后,这里就有30家企业入驻。

如今,埃因霍温高科技园区有超过140家入驻企业,聚集了来自80多个国家的一万多名高科技人才,平均每天产生4项专利,占全荷兰专利的40%。它因为主张开放式创新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机构,被视为“全欧洲举足轻重的科技园区”。

作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商务生态系统,埃因霍温高科技园区具备非常清晰的五大重点产业领域:高科技材料、食品与技术、汽车、生命科学与健康、设计。各产业领域的研究机构、创业公司、大型国际巨头、中小型企业等都在这里办公。它们的聚集极大地降低了供应成本,提高了研发协作能力,形成协同增长效应。

因“智慧”而闻名世界后,埃因霍温高科技园区的办公空间变得更加抢手,尽管这里的租金要高于城市中心的写字楼和园区,却有很多企业心甘情愿地排队。企业非常清楚,进入埃因霍温高科技园区,不仅意味着将拥有现代化的办公空间和便利的服务设施,还意味着进入了成熟的商务生态系统,可与全世界最优秀的企业和人才交流,拥有更多的商机与发展空间。而如今的园区运营商对于入驻园区的企业有着严格的要求和筛选标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为园区的发展作出贡献”。

埃因霍温的光影艺术节。 新华社 发

提供大量实习机会,科研成果实现高效转化

人才,始终是一个优秀园区的最大竞争力。埃因霍温的策略是用人才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园区内,有一万多名来自80多个国家的员工和家人在此安居。距离园区不远处的埃因霍温理工大学(TU/E),还有大批“储备人才”等待着与园区内的交流与合作机会。埃因霍温理工大学是欧洲卓越理工大学联盟战略成员,高度重视产学合作,其高质量的教学与科研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是一所欧洲顶尖理工大学。这所学校充分利用园区内的企业资源,鼓励学生去这些大公司实习、完成毕业设计。

据媒体报道,在该校120学分的硕士教学计划里,实习和毕业设计加起来可以达到45学分到60学分。飞利浦、ASML、IMEC等企业和机构每年都会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实习机会,因为它们也很乐于看到人才交流所带来的科研成果的高效率转化。

相关研究表明,在一个高科技园区内,单纯地因为税收优惠、政策补助而入驻的企业,往往不会停留太久。而埃因霍温高科技园区打造的关联、共享的创新性工作与生活环境,能让顶尖人才安心工作、安居乐业。

在园区内,运营方一年会举办数百场各种类型的活动,给人们创造认识、交流的机会。The Strip被称为“交流街”,它是园区内的主要公共服务空间,长400米,内有8个不同主题的餐厅、1个会议中心、1个健身中心以及一系列的商店。每到饭点,这条街上就热闹非凡,生机盎然。

园区内无处不在的连廊将大楼连起来,进而将各个公司连接起来。据说为了制造更多“偶遇”,设计师将想象力发挥到了极致。在一个新近改造的创意办公楼内,有一处楼梯窄到无法让两个人同时通过,因此两人相遇时,必须友好地打个招呼,侧身让对方通过。

到了周末和节假日,人们可以走出园区,探索城市。埃因霍温良好的生态环境给了人们更多留在这里的理由。

城市中有三块楔形绿地,从城市边缘一直延伸到市中心,构成城市的主要绿地系统。无论住在城市何处,人们都能方便地到达绿地。在埃因霍温,汽车往往都被限制在开放空间的外围,更多的空间留给了自行车和行人。

埃因霍温北边的楔形绿地曾是飞利浦创始人的私人公园。后来,这里建起了不同运动俱乐部的训练场地,供人们运动、休闲。值得一提的是,这片绿地中还有一个苹果园,过去,这里出产的苹果仅供飞利浦员工享用,现在它成了教育基地,让城市中长大的孩子们了解果园中的苹果是如何生长的。

设计力量不断崛起,创意、跨界成为城市文化

除了科研人员,埃因霍温设计力量的崛起,也为这座城市的后续发展提供了动力。

埃因霍温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为这座城市乃至整个荷兰培养了大量优秀设计师。同城的埃因霍温设计学院也是一所在国际上小有名气的工业设计类院校,涉及各类设计领域,培养和吸引了很多人才。有了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埃因霍温成为荷兰设计周的举办城市也就顺理成章。

每年10月,埃因霍温都会举办荷兰设计周。设计周活动以促进文化发展、提升社会凝聚力以及提高经济活力为目的,内容涉及工业设计、概念设计、平面设计、服装设计等众多领域,以前卫、创新、实验而闻名。

在荷兰埃因霍温举行的荷兰设计周上,一名游客欣赏展出的平面设计作品。 新华社 发

同为欧洲知名的设计周,埃因霍温的设计盛事与米兰设计周有着截然不同的氛围。有人认为,二者的不同之处来源于米兰设计周由一个家具贸易展发展而来,而催生荷兰设计周的,是埃因霍温设计学院每年会在城中举办的毕业设计展。换句话说,荷兰设计周的创立初衷是为设计师服务。通过设计周,设计师可以与更多海内外的商业机构取得联系,找到更多的项目和工作机会。

在这种氛围下,创新得到了更多的鼓励。在埃因霍温设计周,人们往往很少看见有设计师或品牌在兜售一件件成熟的商品。业已成名的加上更多的年轻设计师———他们刚刚毕业或还在学习生活中———展示的往往是他们正在进行的一个实验性的社会项目、一项技术、一个解决方案或者一个新的提问。

设计周的主办方、荷兰设计基金会的总监 Martijn Paulen在一段介绍荷兰设计周的视频中曾这样说道:“在这里,我们主要关注三件事情:那些两三年后才会发布的设计产品或概念,为创客们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还有跨界合作。”

大胆创意、跨界合作的精神气质,也逐渐成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除了每年的设计周活动,这座城市中还兴起了大大小小的创意园区,吸引设计人才入驻、创立自己的工作室。一位定居在埃因霍温的艺术家Piet Hein Eek,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描述埃因霍温的独特竞争力———极具潜力的空间、知识和技术,以及生产制造的传统。在这座深受飞利浦影响的城市,无论是设计师、科研人员还是企业家,人们始终思考着如何转型、如何更好地研发和创造,打造一个更出色的品牌。

栏目主编:龚丹韵 文字编辑:吴越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为在埃因霍温3d打印出来的房子。

来源:作者:吴越

版权声明:本文由艺术留学网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