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大学

5月18日,“传承中华根脉、致力文化创新,国学名家名师高峰对话——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成立十周年学术论坛暨校友返校活动”在我校良乡校区综合楼一层报告厅举行。

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唐志书,党委副书记张继旺,国医大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院院长孙光荣,我校高级访问学者、原《光明日报》总编辑敬天林,北京大学中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孙熙国,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院长杨庆中,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总编辑裴颢,人民政协报文化传媒公司融合发展部主任郭思远,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所长甄艳,《中国古代名医油画像》编委会秘书长崔建潮,中国实学研究会中医药科技委员会执行主任孙文举,我校福建校友会副会长黄立民和安阳市汤阴县、郑州市管城中医院等数十家友好合作单位以及校内30多个教学机构、职能部门、医疗机构、科研产业教学服务机构、京外临床教学机构的领导出席本次活动。国学院创院时期的领导班子成员张其成院长、毛嘉陵副院长、王育林副院长和现任院长李良松、副院长李蔓荻以及国学院全体教职工、研究生和毕业生校友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国学院党支部书记刘怡桐主持。

唐志书校长首先代表学校致辞。他指出,十年来,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国学院坚持党建引领,夯实思想根基,切实加强国学传承与文化传播,持续推动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认真打造国学特色课程体系,大力推进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发挥优势,彰显本色,服务社会,回馈国家。唐校长强调,在新的征程上,国学院全体师生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弘扬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联结与辩证关系,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执着的努力,谱写中医药文化事业新篇章。

张继旺副书记和我校高级访问学者敬天林共同揭晓了国学院院徽。这是国学院院徽的首次亮相,院徽的构图取自坎离相抱之图,有水火相通,日月相合,阴阳相映之义,寓意国学院事业发展政兴人和、顺畅调和。方案构图由国学院美育教研室许大鹏老师设计,其中英文翻译出自我校著名医学英语大家、人文学院方廷玉教授。

北京大学国学大师楼宇烈先生、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张立文先生、中国工程院院士田金洲教授,我校高级访问学者敬天林先生分别向学院送来了视频祝福和寄语。他们对国学院成立十周年表示衷心的祝贺,对国学院十年来取得的成就表示高度的赞扬,希望学院为中医药的振兴发展、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更大贡献。

国医大师孙光荣发表致辞。他表示,国学院十年来的发展根基牢固、步伐稳健、道路宽广,前景光明。展望未来,希望国学院在中医药文化研究、传承、传授、传播等诸多方面继续深入探索研究,为新时代中医药学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做出更大贡献。

国学院院长李良松就学院十年来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汇报,国学院王育林教授代表老教师、段晓华教授代表中年教师、校友浙江中医药大学刘珊副教授代表青年教师依次进行了发言。

我校校友会、教育基金会秘书长闫兴丽发表致辞并宣布国学院校友会成立。她表示,国学院校友会的成立必将更好地联系校友、团结校友、服务校友,促进学校和校友之间的紧密凝聚和共同发展。唐志书校长为国学院校友会组织机构授旗并颁发证书。

国学院师生、校友代表与兄弟单位、友好合作单位等向我院赠送了纪念贺礼,表达了对学院的美好祝福。

会议同时举办了“传承中华根脉、致力文化创新——国学名家名师高峰对话”学术论坛。论坛由北京林业大学李明副教授主持。北京大学中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孙熙国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院长杨庆中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创院院长张其成教授围绕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对话与研讨。

当日下午,国学院开展院内师生和返校校友座谈会,本次座谈会共分为中医文化学科师生座谈会、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国学院)师生座谈会、非学历教育校友座谈会三组,会上,大家围绕学科建设和师生情谊开展热烈讨论,同叙友谊,共话发展。

END

版权声明:本文由艺术留学网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