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府是人类人文社科高度发展的标志性产物之一,真正意义上的高等学府首先出现在欧洲。自12世纪以来,欧洲陆续创建了诸如剑桥、牛津、巴黎大学等一批古老而又底蕴深厚的高等学府;进入17世纪以来,美国又创立了哈佛、耶鲁、弗吉尼亚大学等一大批知名学府,在学术领域享誉全球,影响力延绵至今,因此欧美普遍被视为现代高等教育的发源地。
世界名校风采一览
世界名校风采一览
作为文化属性与符号的标志性建筑,由于历史起源、地理环境、文化价值取向等不同,多数高等学府均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引申到建筑形态、布局风格千差万别。以下通过极简介绍,在饱览世界知名学府建筑的同时,让我们对国外的名校建筑文化有一个粗略的感观认识,所列名校不分排名先后,颜值并非第一,感受校园文化氛围才是首要。
01 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MIT美国·波士顿】
麻省理工学院标志性建筑-麦克劳林大楼和大穹顶,建成于1916年
创建于1861年的麻省理工学院,是一所私立研究型大学,现为世界公认的一流顶尖学府,全球理工之最,更是常年霸榜QS世界大学综合排名前三的存在。其标志性的建筑即为主楼建筑群中的麦克劳林大楼和大穹顶,古典庄重的造型极具辨识度,建成于1916年。
麻省理工学院主楼建筑群俯瞰
俯瞰麻省理工校园,令人惊讶的是学校没有围墙,可自由出入,与城市融为一体。其主楼建筑群是由10栋相互连通的大楼组成,总体面貌延续了美国新英格兰地区主流的建筑风格,庄严、恢弘、简洁、古典与现代的结合,严格讲究新古典主义建筑的对称之美。
麻省理工学院麦克劳林大楼大穹顶
右为万神殿,左上为麻省麦克劳林大楼穹顶,左下为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
麻省理工学院入口、麦克劳林大楼和大穹顶
麦克劳林大楼包括其中的3、4和10号楼,平面呈包围基里安庭院的U型布局。其中10号楼为主楼群的标志性建筑,头顶著名的麦克劳伦大穹顶,这是以哥伦比亚大学洛氏图书馆为原型设计的仿自罗马万神殿式建筑。大楼主体包括穹顶并非应用石材,而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这也是美国第一座运用于非工业的钢筋混凝土建筑。
麻省理工校园内“奇奇怪怪”的后现代建筑,左上及右下为32号楼,左二为W79学生宿舍楼
与美国一众常春藤盟校建筑对比,它可能过于平实低调。纵观其校园整体建筑风格,除了主楼建筑群,其余均以现代、后现代风格为主,甚至不乏怪异、抽象的建筑。例如著名的32号教学楼,常人难以理解的后现代抽象风格,建筑奇形怪状、东倒西歪,犹如喝醉酒的醉汉团抱在一起;又如W79西蒙斯学生宿舍楼,密密麻麻的方格孔洞和创意的几何造型,远眺之像极了一块插在校园内的集成电路芯片。
校园建筑风格一览,新古典主义与现代风格的融合
校园建筑风格一览,并非我们想象的古典建筑充斥整座校园,总体来看以现代风格为主
如果要票选出世界最美大学校园,麻省理工铁定进不了前20榜单。但它用非凡实力告诉我们,学校的文化氛围、教育体系、软硬件实力、学术研究及科研成果才是首要,正如校园内随处可见的标语--“研究,为了创造更好的世界”。至于颜值,那只是锦上添花。
02 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英国·牛津】
俯瞰牛津,恍若穿越至中世纪
牛津,一所大学构建了一座城市,似乎并不夸张
创建于1167年的牛津大学是英语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学,亦为全球顶尖的公立研究型综合大学。整个牛津大学最大的特点是与城镇融为一体,街道就从校园内穿过,大学不仅没有校门和围墙,甚至连正式招牌都没有,各学院的名称标牌也设置得极其低调。
牛津大学俯瞰
俯瞰牛津城,呈现出一座座典型的修道院封闭式四方院合围建筑群,这是欧洲中世纪早期学府构建的布局特点之一,以标志性的教堂塔式建筑为核心演变而来,彰显着浓厚的宗教氛围与内向型的性格特征。随着校园规模的不断扩大,多数由一个封闭的四方院发展成数个四方院组成的庞大建筑群,教堂建筑依旧是其围绕的核心。
俯瞰牛津城
牛津大学部分校园景观一览
这里密集扎堆着一处中央院校、38个学院及7座永久性私人公寓,置身其中仿佛穿越至中世纪。其建筑风格汇集了欧洲建筑从古至今的各种流派,中世纪哥特式的塔楼随处可见,给人以沉甸甸的历史沧桑感,古雅、宁逸而又纯朴;文艺复兴式建筑点缀其中,弥漫着些许浪漫的气息。
博德利图书馆的拉德克里夫阅览室Radcliffe Camera,始建于1749年
拉德克里夫阅览室Radcliffe Camera
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Bodleian Library(下图),始建于1602年
博德利图书馆Bodleian Library与拉德克里夫阅览室Radcliffe Camera
牛津大学众多学院中最富传奇色彩的万灵学院All Souls College(圆顶拉德克里夫馆右侧),创建于1438年
万灵学院的神奇之处在于,它是牛津众多学院中唯一不招收本科生的学院
万灵学院网罗了众多的知名学者,集中研究社会科学,被视为世界最具学术权威的高级学府之一
万灵学院选拔竞争激烈,筛选严格,能被学院录用者可谓千里挑一
其标志性建筑有如博德利图书馆(1602年)及拉德克里夫阅览室(1749年),位于牛津大学中心区域。老博德利图书馆为哥特式风格的四合院建筑,一侧的拉德克里夫馆则为圆顶新古典主义风格;又如万灵学院,1438年由亨利六世创建,位于拉德克里夫阅览室一侧,又称为“拉德克里夫四合院”,神奇的是在标榜摒弃哥特式符号的文艺复兴时期它依旧有显著的哥特式特征,可谓是古典复兴与哥特式的巧妙融合,被誉为牛津大学最富有古典韵味的学院之一。然而它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建筑,放眼整个牛津它也是独一无二,因为它从不招收本科学生,在这里只有各自研究领域出类拔萃的学者,学院以严苛的选拔和激烈的竞争而闻名与世。
牛津大学圣母玛丽大学教堂University Church of St Mary the Virgin,已有千年的历史,典型的中世纪哥特式风格
牛津大学圣母玛丽大学教堂多角度一览
牛津大学基督教会学院Christ Church College,创建于1525年
基督教会学院标志性的汤姆塔和汤姆中庭,彰显出早期经典的四合院风格,是牛津最大的四方中庭之一
牛津大学基督教会学院多角度一览
牛津大学基督教会学院多角度一览,右图为其标志性的汤姆塔
牛津大学莫德林学院Magdalen College,创建于1458年
牛津大学莫德林学院,公认为牛津最美学院之一
牛津大学凯布尔学院Keble College,创建于1870年
牛津大学凯布尔学院,后哥特式的红白间隔色调,立面效果出奇的惊艳
再如圣母玛丽大学教堂与基督教会学院,前者已有千年的历史,古老的后哥特式风格建筑;后者始建于1525年,标志性的汤姆塔和汤姆中庭彰显出早期经典的四合院风格,是牛津最大的四方中庭之一;亦有创建于1458年的莫德林学院,公认为牛津最美学院之一,不乏有仰慕其美貌而来此求学者;更有创建于1870年的凯布尔学院,较之牛津其它古老的学院相对年轻,其独特的新哥特式红砖立面设计饱受争议,但丝毫不影响它作为牛津标志性建筑的地位。
阿什莫林博物馆Ashmolean Museum,建于1683年,英国最古老的博物馆
牛津大学自然史博物馆Oxford University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模仿自威尼斯的叹息桥,剑桥也有一处
其它有如英国最古老的博物馆—牛津阿什莫林博物馆,牛津自然博物馆等不一而足。英国有句民谚:“穿过牛津城,犹如进入历史”,彰显了牛津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而牛津显然没有辜负这一丰厚的历史遗产,9个世纪以来在学术领域不断进取与创新,一直为英国乃至世界级的顶尖学府,吸引着全世界的学子将其视为深造的理想,翘楚之梦孜孜追求。
03 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英国·剑桥】
俯瞰剑桥,建筑布局、风格与牛津大学相仿
始创于1209年的剑桥大学,其古老的办学历史在英语世界中仅次于牛津,全球顶尖的综合实力与牛津处于伯仲之间,由于这两所大学在办学模式、建筑风格等很多方面都很相似,故常被合称为“Oxbridge”(“牛剑”)。
剑桥大学建筑风格一览
不过剑桥的创办史颇为有趣,最早源自于中世纪那些思想活跃、生活不羁、常年赊账的牛津青年学生与当地居民暴发的冲突,冲突导致数百名学生死亡惊动国王出面镇压,于是1209年一批为躲避殴斗从牛津逃离的学者迁离至东北方的由方济会、本笃会和圣衣会修士建立的剑桥镇,并创立了剑桥大学。它的创建透露出些许尴尬,甚至有些意外,而牛津显然也没预料到,后起之秀的剑桥竟会发展到与自身并驾齐驱,展开长达数个世纪的竞争岁月。
剑桥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创立于1441年,剑桥大学代表性建筑
剑桥大学的大礼拜堂
剑桥国王学院一览,其标志性建筑为上图高耸的大礼拜堂
剑桥国王学院一览
剑桥国王学院建筑群风格一览
国王学院大礼拜堂立面一览
国王学院礼拜堂内景一览,其繁复的扇形拱顶装饰工艺令人叹为观止
国王学院礼拜堂内景一览
与牛津相仿,剑桥大学本身没有一个指定的区域,没有围墙,也没有校牌。其35座学院、研究所、图书馆和实验室都建在剑桥镇的剑河两岸,以及镇内的不同地点。每一座学院建筑风格各异,创立背景也不同,但无疑都是极具欣赏价值的建筑艺术精品,尤以国王学院、三一学院、圣约翰学院、王后学院等最为著名。总体而言,与牛津中世纪哥特式风格突出的特征较为类似,此处不再展开,观图展示即可。
剑桥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创立于1546年
剑桥三一学院方庭内部一览
剑桥三一学院一览,右下为学院入口处移植的苹果树,使人立马联想到牛顿、苹果落地与万有引力定律
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St.John's College,创建于1511年
剑河边的圣约翰学院
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建筑风格一览
剑桥大学王后学院Queens' College,创立于1448年
说到剑桥怎么可以没有桥,剑桥镇有一河流穿过,称之为剑河又译称为康河(River Cam)。剑河上的桥梁一座接一座,姿态各异,古朴简约:有剑桥得名古老的麦格达伦学院桥,连接圣约翰学院校舍的叹息桥、厨房桥,三一学院入口处的三一桥,剑河最古老的克莱尔桥,国王学院的国王桥,王后学院的数学桥……,这些桥与景观建筑风格高度协调,将剑桥学院的氛围点缀得恰到好处。
连接圣约翰学院新老校舍的叹息桥,仿自威尼斯的叹息桥,但绝对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叹息桥一侧的厨房桥
连接王后学院的数学桥
麦格达伦学院桥,剑河历史追溯最早的一座桥
三一学院一侧的三一桥
克莱尔学院后的克莱尔桥,剑河现存最古老的桥
不加修饰简约到极致的国王桥
剑桥也罢,牛津也好,之所以能长期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享有盛誉,均离不开其鼓励原创力的激发与改变思维模式的与时俱进。试想,如果身处这样一种环境:教研中不允许容错、禁涉坎坷之路,人际上包容不下不同人格“缺陷”;行政管理不分离、职称职位排资论辈等级森严,横跨专业学科壁障累累;商业操作猛如虎,物欲横流无底线,无心教学与科研,一门心思求擢升。这样的大学环境必定是一潭死水,令人恐惧又绝望,是不是有点似曾相识?
04 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美国·加州】
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创立于1885年
斯坦福校园俯瞰
斯坦福大学创立于1885年,现如今作为一流顶尖学府享誉全球,但鲜有人知的是它直到上世纪60年代还一直籍籍无名,其迅速崛起堪称现代大学史上的奇迹。由于地处边远闭塞又荒凉的西部加州,加之校园原址为用来培训优种赛马的农场,因此被当时的美国人称之为“农场大学”,对其发展不看好的程度可想而知。
斯坦福大学标志性的门庭与胡佛塔
但它有个优势,8180英亩的校园占地面积为全球罕见,总计33平方公里的可利用土地空间大到令人难以想象。1951年时任斯坦福教务长弗雷德里克·特曼提出了一个构想:将1000英亩的土地以极其低廉、象征性的地租长期租赁给高科技企业或毕业校友设立的公司,前提是换取他们与校方合作,提供各种研究项目和学生实习的机会。也许当初的想法并不复杂,土地换收益各取所需,也没有过多的功利动机,此处无须过度解读,因为其真正的腾飞是1970年代以后的事情。
斯坦福大学建筑风格与环境一览
斯坦福大学建筑风格与环境一览
这一构想的付诸实施便成了斯坦福发展的转折点,使其成为美国首家在校园内成立工业园区的大学。随着上世纪70~80年代美国西海岸“高科技带”的兴起,由此一发不可收拾,工业园区企业一家接一家开张,形成了美国加州尖端科技、人才高地的“硅谷”。斯坦福大学被科技集团与企业重重包围,其地位愈发的举足轻重,成就了硅谷的核心与世界科技创新的前沿中心。
斯坦福大学建筑风格与环境一览
斯坦福大学建筑风格与环境一览
走入斯坦福,你会有个错觉,它也许更像是一处度假山庄。其建筑风格出奇的统一协调,清一色的源自17世纪西班牙教会建筑风格,它的鲜明特点是建筑低矮、黄墙红瓦、拱形门窗与连廊、装饰性的廊柱等,整体简洁大方、色调明快又不失古朴典雅。校园内森林公园般的景观中掩映着黄墙红顶的建筑,拱廊相连,棕榈成行,草坪如茵,风景怡人。
斯坦福大学建筑风格与环境一览
随处可见的连拱长廊,是校园建筑风格显著的特点之一
这座胡佛塔被视为斯坦福大学的地标建筑,其通高86.9米,四方圆顶,黄红色调,顶部亭构四角竖有哥特式的小尖角,为纪念美国第31任总统、斯坦福早期的毕业生胡佛而建,兼有展览和藏书馆的功能。当年胡佛捐资成立了胡佛研究中心,它便成了研究中心的一部分,这胡佛研究中心是美国最有影响力的研究中心之一,是美国著名的公共政策智囊机构。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是美国人了解中国和亚洲的权威机构,美国参众两院但凡涉及中国的问题,必咨询胡佛研究所。
胡佛塔,斯坦福大学标志性建筑
胡佛塔多角度一览
如果说哈佛、耶鲁等代表的是人文精神,那么斯坦福则代表着现代的科技创新精神。它的成功有处于时代风口浪尖的机遇成分,但更多的是对于创新的鼓励,其与硅谷的合作实现了双赢的局面,是世界高等学府与科技企业协同创新的典范。斯坦福的成功过程根本不可能复制,但多少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
版权声明:本文由艺术留学网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