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校懂

作为人类文明的两个重要标志,城市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近代意义上的大学也已存在近千年了,这两类事物的发展各成体系,似乎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它们却走到一起来了,成为了一个互相依存、共兴共荣、不可分割的整体。纵观世界,哪一座著名城市没有著名大学?哪一所著名大学不是伴随着一座著名城市?世界上以大学而闻名的城市有英国剑桥大学所在的剑桥市和牛津大学所在的牛津市,我国以城市名作为专名的大学有位于北京市的北京大学,位于南京市的南京大学,位于天津市的天津大学,位于厦门市的厦门大学,位于武汉市的武汉大学,位于上海市的上海大学,位于兰州市的兰州大学,位于成都市的成都大学等,以及城镇规划君何方洪工作过的湖南省地级怀化市就有一所怀化学院。

那么为什么我国几乎每一座城市都希望自己能够拥有一所好大学呢?因为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界的高等学府,它存在的意义不仅是为社会和企业输送人才,大学还是城市对外宣传的重要名片。据城镇规划君何方洪了解,我国一些城市被人们所熟知就是从了解这座城市的知名大学而开始的。比如“中国最美丽的大学”武汉大学的樱花、厦门大学的依山傍海、湖南大学的千年岳麓书院、让很多人想要去了解武汉市和厦门市。而对于每一名大学生来说,在人生最重要的选择之中,选择大学和选择城市都位列其中。大学不仅是大学生们的求学之地,更是个人未来成长发展的摇篮;而城市不仅仅是大学生学习的场所,更是每一名大学生毕业后生活和工作的舞台。在当今我国的社会,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城市的潜力作为选择大学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城镇规划君何方洪认为,大学的发展必须依靠所在城市的资源,城市的发展也需要大学的支持,两者是相互融合,互动发展和促进的关系。规划建设好每一座城市的大学校园,对于一座城市和未来的学子们,可谓意义十分重大。今天城镇规划君何方洪就来专题研究大学与城市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城市国土空间规划中最科学、最合理地布局和建设大学校园。

一、以大学而闻名的城市

(一)英国城市剑桥与剑桥大学

剑桥是英格兰一座古老的小城,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自古就以剑河漕运和宗教文化而知名。1209年,一群牛津大学的师生因剑桥优美的环境、古老的文化背景和繁荣的宗教研究而迁居此地创办了剑桥大学。大学的创办吸引了众多的文人学者集聚此地,从而进一步繁荣了城市的经济与文化。

由于城市品位的提高,上至王公贵族、教会僧侣,下至商贾乡绅,纷纷投资捐物,大规模地圈地盖房,建学院、造教堂。由于当时正处于欧洲中世纪文艺复兴前期,大学作为除皇家宫殿之外最高层次的城市设施,各路艺术家、建筑师云集小城,各显身手,皇族与乡绅又纷纷攀高比富追求完美,一座领先于当时世界建筑潮流的城市很快形成了规模。剑桥城市的管理者和市民采取宽容和接纳的态度,积极为建设者和办学者提供土地和公共设施,并大规模整治河道、绿化造林、修桥铺路,提供了良好的建设环境。

同时,市政当局高度重视城市功能规划,鼓励市民发挥商贸优势,合理规划建设了功能齐全的服务设施(如今剑桥800年前建设的河道、店铺、桥梁、排水设施仍在发挥作用),从而使城市当局在参与建设和服务中抓住了城市发展的重要机遇,让市民获得了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实惠,从一开始就为大学与城市的和谐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时至今日,历经千年沧桑,剑桥城校合一的模式一直被世人称道,成为世界大学城建设的典范。

由此联想到当年牛津市的创立。1168年,一群巴黎大学的师生,因为宗教纠纷,被追赶出法国,跨过英吉利海峡,流落到一个叫Oxford的水洼地带,在放牛娃的草棚里办起了大学。由于师生食宿带来的商机,吸引了商人们围绕师生生活建起了服务设施,由此逐步形成了城市,如今牛津也早已是天下闻名的城市了。

比较这两座城市和与其融为一体的大学,一座因大学而城市,另一座因城市而大学,珠联璧合,双星同辉。剑桥市因剑桥大学而繁荣,剑桥经济增长四分之三因大学而获得,仅大学科技园区带来的收入就占了税收的52%,世界各地每年来参观大学的游客超过60万人次,而剑桥市仅有12万人口,本地的图书馆、博物馆、体育、艺术场所几乎全部由大学与城市共建共享,大学在使用的同时,无偿供市民共享。同时,剑桥的公园、绿地几乎都归大学各学院管理。因此,与其他城市相比,市政本身的运行成本是全英最低的。

同时,剑桥大学也因为城市的支持和保护得以稳定发展,政府作为大学城市的管理者,从立法角度以大学发展为城市管理的基础,几乎所有的行政事务也是围绕大学而运行。运用大学资源宣传大学品牌,保护大学运行早已成为剑桥从市长到市民的职业习惯。剑桥市也是全英国刑事案件最低的城市之一,剑桥大学师生能够享受到世界上最好的城市资源。剑桥城市与大学的高度融合真正让人感到了高素质文明城市和著名大学校园生活的和谐之美,城市居民以有著名大学为荣耀,大学师生为身处如此完美的城市而自豪。

(二)著名城市与著名大学

大学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产物,也是现代社会、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剑桥大学之于剑桥、哈佛大学之于波士顿、莫斯科大学之于莫斯科、北京大学之于北京,一所大学往往伴随着自身的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城市和一个区域成功发迹的重要支柱。美国国家发展战略报告曾经指出,美国20世纪后50年的经济发展,加州的贡献占了全国的四分之一,而加州大学的贡献占了加州的四分之一。围绕斯坦福大学周围而崛起的“硅谷”,与当年牛津创城如出一辙,成为世界新概念城市建设的旗帜。

随着现代社会结构的变化,大学已不仅仅是一所学校和一个教育层次的原有概念了,它已经成为经济文化和知识科技的主要载体,可以说大学已经从它产生的初期处于经济社会边缘、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发展到进入社会中心,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源、现代城市素质的标志。高素质劳动力需要大学培养,知识科技需要大学孕育,新文化新思想需要大学创造,城市文明需要大学辐射。

大学集合了一个区域文化层次最高的人群,大学装备了一个城市最先进的设施,大学拥有学习型社会所需要的宝贵资源,大学可以提供现代社会生活所应有的特殊人文环境。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大学已成为现代社会生产和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大学的地位和作用已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同样,随着现代经济的结构性变化和人们物质文化需求的改变,现代城市的功能和模式也同样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从过去的大工业生产中心逐步变成了生活消费与文化服务中心,从过去工厂多少、政府机关级别高低和悠久历史文化沉积为城市素质标志到现代的文化生活与服务设施、自然环境条件、科技教育水平成为主要标志后,城市需要集教育科技文化服务为一体的大学的存在。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实力雄厚的大学已成为现代城市素质的重要标志。过去人们评价一座城市,话题往往集中在城市的经济特色、建筑风貌和人文景观,而现在人们对一座城市、一个区域的评价。

除了这些之外,往往想到这里有没有好的大学,把大学的存在视为城市内涵、文化品位、发展后劲的标志,当地的居民也无不将本地大学的发展视为自己城市发展的希望和文化品位的象征。即便是人们惯常的出差旅游,到了一座城市,也不再是逛商店看街区,而是参观博物馆、游览大学城。

二、以城市冠名的大学分析

(一)世界各国冠名城市的大学(学院)

根据网络资料显示,世界最早以“城市”冠名的大学应该是英国隶属伦敦市校址在伦敦的城市大学,随后部分国家陆续建设了数十所以城市冠名的城市大学或学院。通过网络查阅,世界各地的城市大学主要有美国的新泽西城市大学、纽约城市大学、圣巴巴拉城市学院、洛杉矶城市学院、旧金山城市学院、俄克拉荷马城市大学等;英国的城市大学、伦敦城市大学、伯明翰城市大学、巴斯城市学院、布里斯托城市学院、曼彻斯特城市大学等;法国的城市学院等;德国的汉堡港口城市大学、慕尼黑城市大学等;日本的东京都市大学、大阪城市大学、横滨城市大学等;爱尔兰的都柏林城市大学等;马来西亚的亚洲城市大学等。严格地说,这些大学有的实际上应该翻译为XX市大学,而不是城市大学。

(二)我国冠名城市大学(学院)的发展与类型层次情况

早在我国大陆发展城市大学之前,中国香港就有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澳门有澳门城市大学,中国台湾有台北城市大学。中国大陆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城市大学(学院)冠名,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级人才的城市大学(学院)已达25所,大学中冠名城市的二级学院30余所。其中公办本科院校2所,民办本专科院校10余所,香港、澳门、台湾3所,公办民办职业技术学院10所,校地合作以城市学院、城市规划学院、城市管理学院等命名的大学二级学院30余所。

中国大陆公办的有兰州城市学院、湖南城市学院;民办的北京城市学院、上海城市学院、江苏城市学院、江西城市学院、深圳城市大学、温州城市大学、沈阳城市学院、宁波城市学院、无锡城市学院、厦门城市学院。有的学校为了进一步升格,本来是学院,对外称为大学,或者本来校名没有城市,却称为城市学院。

中国大陆各大学校地合作的二级学院有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重庆大学城市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城市学院、曲靖师范学院城市学院等。还有的称为城市管理学院、城市规划学院、城市社会管理学院、城市心理学院、城市教育学院等。

最近几年,陆续有些城市将高等专科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合并,成立了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如厦门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漳州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三亚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郑州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惠州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吉林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滁州城市职业学院等。还有个别成人教育学院,也称为城市学院,如平阳城市学院(今天的温州城市大学)。

(三)我国城市政府主管的城市型大学(学院)和冠名城市的大学(学院)

上世纪90年代,我国很少有高等学校将城市服务或者为城市发展培养人才作为学校发展定位和理念,但实际上多数人才毕业后都是在县城以上城市工作,至少在乡政府所在地的城镇工作。前述世界各国特别是我国以城市冠名的大学、学院,其很多专业设置并未体现城市服务的定位,可以说是名不副实。网络资料显示,就在前述高校陆续冠名城市大学、城市学院寻求发展路径的同时同步,很多大学却借鉴国外的发展模式,提出了城市型大学的概念。

早在2005年,成都学院就提出城市型大学的概念。2010年,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隶属的综合性大学在江汉大学召开联席会议,再次提出城市大学的概念,比如深圳大学隶属于深圳市,大连大学隶属大连市,上海大学隶属上海市,江汉大学隶属武汉市,宁波大学隶属于宁波市,成都大学隶属于成都市,北京联合大学隶属于北京市。这些大学立足行政隶属关系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提出城市型大学的发展思想。

然而江汉大学、深圳大学、宁波大学、成都大学声称将城市服务作为专业发展定位却面临很多实际问题。但实际上还是多学科专业并举,并未厘清城市型大学的学科专业发展范围和方向。原因在于包括江汉大学、成都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在内的武汉联席会议成员大学,所提出的城市型大学(有时简称城市大学)是指某一城市投资主办主管、设置在某一城市区域内、为某一城市培养城市发展所需人才的大学,其校名不一定就是城市大学,他们认为武汉、成都、上海、北京、厦门本身就是城市,是具体的城市;而冠名城市的大学或学院,本身应该更加强调为城市服务,但却往往并不一定为某一城市培养人才,服务面向更加广阔,这些院校的发展定位正在探索。

目前冠名城市的公办学院只有两所,即湖南城市学院和兰州城市学院,两所学校都提出部分专业的城市服务定位,其学科专业设置也是尊重传统、沿袭历史,比如湖南城市学院的主要学科专业群是师范类学科专业和建筑类学科专业,因为该校是益阳师范专科学校和建筑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兰州城市学院是师范类学科专业和石油机械类学科专业,因为该校是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培黎中等石油学校合并组建。可以认为,至今为止,我国冠名城市的城市大学(学院)发展尚未得到高等教育界和经济学界的认同,难以找到服务城市发展的学科专业定位。

至于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更是为了赶时髦,城市服务类专业发展思路尚未明晰。倒是部分重点大学设立的二级学科城市学院(订单式培养的校企合作办学或者直属二级学院),以校企合作方式,直接开设与城市行业企业发展紧密相关专业,体现了城市学院的本义。这似乎意味着独立设置的城市大学(学院)反而难以融入城市建设与发展,而实际反映的是大学的学科化专业设置与服务型行业需求的矛盾,其根源在于教育部的本科层次学科专业分类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当然还与所在城市领导的偏好以及行政隶属关系有关,比如兰州城市学院隶属于省政府,兰州市与兰州城市学院的合作存在行政隶属关系藩篱。

(四)我国大学命名的惯例困惑

我国的大学(学院)冠名,基本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国名、省(市、自治区)名、市名,第二部分是学科专业或者行业名,第三部分是大学、学院、专科学校、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层级名。比如中国传媒大学,就是中国(国名)加传媒(行业名)加大学(学校层级名);比如青海师范大学,就是青海(省名)加师范(行业名)加大学(学校层级名);比如兰州文理学院,就是兰州(市名)加文理(学科名)加学院(学校层级名)。比如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就是四川(省名)加建筑(行业名)加职业技术学院(学校层级名)。

城市对应的是农村,至今只有农业大学,没有听说有农村大学,因为农村是生产生活区域,不是行业。但是目前有一个中国农民大学,然而中国农民大学却是由老一代农业科学家倡导创办的一所非全日制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城市也不是一个行业,可以看作一个生产生活区域,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共同体,因此,建设城市大学,肯定不是面向某一个两个行业,而是面向与城市发展相关的所有行业,只不过需要按照某一城市或者部分城市的发展需要进行选择。

三、大学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大学是城市的名片

人类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离不开文化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作为知识传播、文化传承的载体——大学,无疑在历史的发展前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古往今来,很多城市因建有治学严谨、学子辈出的大学而闻名,使大学成为所属城市的名片。我们因了解大学而进一步了解了大学所属城市,大学无形中在起着提升城市知名度的作用。战国时期的文化圣地——齐国的稷下学宫,“致千里之奇士,总百家之伟说”,是战国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术自由、精神独立的典型代表,使齐国的都城临淄在作为政治、经济中心的同时,更成为著名的文化的中心城市,在促进学术领域发展的同时,更为齐国及其他诸侯国培养了大量的政治精英。

时至今日,城市的历史、曾经的大学仍然是淄博市对外推介的名片。作为因拥有世界一流大学牛津大学与剑桥大学而成名的两座小城牛津与剑桥,大学之于城市的意义或许更为重大,大多数人对他们的了解,我想都是通过这两所举世闻名的学校,因为这两所大学的存在,我们相信那是两座充满文化积淀的西方城市。

大学是城市发展的人才资源库。大学对所在城市的发展与声望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源于这些大学培养出的高质量人才带来的社会影响。英国历史上40多位首相中,有29位是牛津大学的毕业生。在美国,哈佛大学先后走出了7位美国总统、加位诺贝尔奖得主,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因坐落在波士顿地区,而使波士顿的知名度大大提升;哥伦比亚大学则因坐落在纽约,使纽约成为世界顶尖级城市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大学汇集的海淀区成为目前中国内地高科技企业、高等学府最集中的地区,被誉为中国的硅谷,在科技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给文化厚重的北京城又增加了一份城市发展竞争力。

知名大学本身又是所属城市的—个最精彩的长期广告,是投入低廉、收效甚高的宣传广告。北京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等大学不仅增添了城市文化底蕴与科技含量,也提高了知名度。城市品牌建设不仅是指城市的经济品牌建设,同时包括文化品牌建设。青岛市拥有双星、海信、海尔等经济品牌,使青岛市经济实力大为增强,文化的品牌作用与城市的其他营利效果显著的集团、企业一样重要,因为大学是永不枯竭的资源,先进的思想,一流的学者、科技人员,众多的学子,是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是城市发展的后备力量。

据城镇规划君何方洪了解,截至2023年6月15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072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820所,含本科院校1275所、高职(专科)院校1545所;成人高等学校252所。大部分高校省内外同时招生,凭借目前考生及其父母、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相信人们对全国各城市大学的熟悉度不会低于对名牌产品的熟悉度。如此看来,一个城市可以通过它所拥有的大学使之达到广为传知的目的。城市在经营过程中通常会借用自然山水、人文景观、历史人物等来提高本城市的知名度,提高城市在人才吸引、资金引进的优势地位。其实,附带本城市名字的高校的每一次招生,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优秀毕业生的互动都可以在无形中起到人们对大学、对城市了解的作用,也是一种城市做宣传。眼下,很多城市都在创建自己的大学,一些大学使用上自己所属城市的名字。

城市本身名气大的,希望借城市宣传自己的大学,城市竞争力不是很强的城市,都能借大学建设提高城市知名度。一些高校不愿使用城市来命名,缘于人们的一些习惯看法,认为以城市命名的大学是地级学院,以省份命名的大学是省级学院,不管是用省份还是用城市来命名,都是在为自己所属地区傲宣传,大学都在发挥着名片的作用。

(二)大学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

经济的发展需要智力支持,智力支持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个城市大学越多、规模越大、在校生越多,人才层次越高,这个城市所得到的好处也就越多。大学的主要使命是为社会输送人才,高科技人才依靠自己拥有的高科技知识能为社会创造超出普通劳动者的财富,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

大学所在城市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使城市成为大学最大的受益者,因为大学与所在城市的各类企业都会具有一定的合作伙伴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参观机会。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一些企业必然会对大学生产生吸引力,使他们想留在企业发挥潜能、创造效益。大学毕业生为城市建设增添了活力,增强了城市科技竞争含量。

城市除利用大学毕业生为城市创造经济效益外。城市中的企业还可以利用大学教师与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利润与社会财富。近年来,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的比例越来越大,大学为社会直接创造的经济财富越来越多。我国大学科研成果在全国各行业科研成果中所占的比例正在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在被转化为生产力。依托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科研力量而建立的北大方正、清华同方集团,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的品牌企业,是依托大学技术平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典型。

鉴于大学为社会培养高科技人才及利用科研成果创造生产力的作用。一座城市大学数量的多寡决定这座城市在吸引外资方面的优势如何,没有大学的城市是一座文化贫瘠的城市,不能为社会及时输送高科技人才,没有科技竞争氛围,不能与世界一流科技接轨,城市经挤发展缺少后备力量。没有大学的城市是没有投资吸引力的,大学数量丰富的城市文化厚重,充满活力,是投资者的一个首先考虑的条件,它的重要性超出自然环境、历史积淀。

戴尔公司当年在中国寻找合作伙伴,珠海因它良好的自然环境,得到戴尔的垂青,但是因为没有高等教育,珠海与戴尔公司失之交臂。在戴尔眼里,它的致命缺陷是没有高等教育,而戴尔的投资每年可以为珠海增加5亿的财政收入。

现在很多城市都意识到大学对城市发展带来巨大作用,没有大学的城市开始着手建设大学。而大学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建立的。梅贻琦校长有一句名言:所谓大学,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大楼易建,大师难寻。鉴于成立一所新大学的不易,一些城市有了更好的选择,想方设法引进国内著名高校。通过引进大学,构筑人才工程的载体,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带动科技成果,发展高科技企业。一些已有大学的城市,在竭尽所能提高大学的层次、品位,以图更好发展。城市尽快的繁荣。

在当前吸引大学的争夺战中,一些发达城市采取了“送上闺女又陪嫁妆”的办法。珠海市规划了一大片校区,建设了教学楼。后来,珠海把这片校园无偿送给中山大学。山东日照市作为—个环境优美的海滨城市,与珠海市一样,在城市发展中缺少文化氛围,缺少科技竞争,它也采取了同样的作法来吸引大学。目前很多城市都在引进大学,一些城市在建设大学城。因为它们同样意识到大学对城市发展的巨大意义,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人才基地。

人作为生产者的同时,也是社会的消费者,大学的存在还能直接拉动城市消费。大学生作为一个巨大的消费群体,在一个城市有连续几年的求学时间,这期间在一个城市进行消费,无论从衣食住行、文化消费还是交通消费,都能有效地促进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发达的城市,它的经济实力都不会弱,纵观现在城市,经济繁荣、生活富庶的城市都是第三产业发达的城市。大学生群体的存在,能促进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就是能较快的促进城市经济水平的提高。

(三)大学是城市的灵魂

战国时期稷下学宫对于齐国都城临淄来说不仅是传播知识,学术研究。还是整个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的精神所在。以人本主义教育为主旨岳麓书院,作为湖湘文化的一个浓缩,无论是朱熹时代还是今天起着凝聚思想,传承文明的作用。

大学作为思想文化传播载体,拥有一流的大师、先进的思想、深邃的学问,不仅在传播知识,教育人才,更给一代代青年学子注人了强烈的历史与民族使命感。作为五四精神的发源地的北京大学,热血青年在她的教诲下在特殊的历史时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带动了同一时期社会青年的爱国热情,北大的这种民主、科学,精神自由、独立的精神在今天的现代化建设中仍在发挥重要作用,是一个城市、—个国家的精神家园。

大学的存在促进了城市人口索质的提高。大学培养大批高科技人才以适应社会的发展、竞争,大学也孕育了大批道德高尚、知识渊博的人文学子。学校的任务是教书育人、传道授业,所以在传递知识的同时,更注重人的品德教育、人文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大学培养出的人才知识丰富、气质儒雅、品德高尚,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大学生在自身素质提高的同时,也会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思想魅力去影响生活的社区,进而影响整个城市。充满仁爱、彬彬有礼,有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大学是学习氛围浓厚的社区,书声琅琅、书香味重,大学生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学习习惯会贯穿人的生命的始终。崇尚文化,崇尚科学,精神生活充实而又丰富,所以说大学的存在会促进城市学习风气形成,有利于我国目前的学习型社会的建立。

现代社会衡量—个城市的综合实力,不仅要参照他的环境(空气质量、二氧化碳含量等),还要参照人才、科技、文化含量。而人才的培养、科技竞争力的增强、深厚的文化底蕴,唯有大学才能给予。大学对城市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和非同寻常的价值。

四、大学对城市发展的贡献和压力

(一)大学对城市发展的经济引擎作用

大学通常占地广阔,跨越城市景观,拥有许多庞大的行政建筑、报告厅和教学大楼、学生宿舍、娱乐与运动设施、医疗与技术中心、停车场以及其它辅助设施等。在这些校园建筑内部与周边均存在大量面向师生员工和游客的商业活动,诸如:咖啡店、书店、超市、银行、餐饮店、旅店、酒吧、音乐与便利店、理发店和其它商业设施。大学校园通常还提供大量的文化设施,如:展览馆、电影院、美术馆、舞厅和其它表演艺术中心。总体而言,大学校园很可能是一座城市中空间分布最广的机构与商业中心。

大学是一个巨大的经济活动中心,与大量不同类型的经济活动密切相关。大学通常也是城市中最大的用人单位之一,聘用着数千名教师员工。大学职员、学生和访客每天在当地商业区购买数量惊人的商品与服务。大学还会从社区外吸引资金,尤其是来自政府部门的研究基金。这些资金又和学费以及其它财务收入一起,用于购买物资、设备、劳工和其它服务。部分大学财务收入还可能被用于支付市政府的税收。而且,通过增强学生的技能基础,大学提高了未来工作者挣钱的潜力。总的来看,对区域技能基础的增强能为本地吸引新的商业,从而刺激经济发展。总之,大学很可能也是城市经济活动最重要的发动机。

(二)大学对城市房地产市场的稳定与支撑

由于经济活动的大量存在和参与,许多大学是他们社区的重要成员。同时,一所大学的经济活动能对周边邻域产生直接和间接的效应,尤其是房地产市场。例如,当一所大学的扩建把邻域废弃或危险的元素移除时,就能直接提高邻域的生活质量。

尽管一所大学能够显著影响城市社区生活质量的大规模校园建设并不多见,但是大学师生员工每天的日常活动却能产生巨大的效应。大学一般会有各种音乐、影视、舞蹈、运动和其它娱乐设施等向普通民众开放。这样,大学周边区域的民众就能够方便地参加舞会、演奏、朗诵、演讲、运动、体育赛事和许多其它文化活动,从而通过各种方式从中受益。例如,当大学球队在当地进行比赛时,附近的商业营业量很可能会显著增加。毫无疑问,这些文化活动能够提高邻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由于大学丰富的文化设施与环境是其它地方难以相比的,因此一些人可能会选择搬迁到大学附近以方便从事这些校园活动。这样,大学就对城市社区产生稳定和促进房地产市场的作用。

(三)大学给城市发展带来的压力

由于大学的存在,很多学生被吸引到这个区域,由此会对城市社区产生较大的邻居效应。学生肯定会在当地商业区购买大学相关的商品和服务,但同时也会给周边社区带来不受欢迎的因素。喧闹的聚会、任性的行为和其它干扰活动等都可能降低附近居民的生活质量,尤其是对喜欢安宁环境的家庭和居民。这些令人不悦的活动能反过来负面地影响市民继续居住在该社区的意愿,增加一个潜在迁入者另寻它处居住的可能性。

大学还会给城市发展带来许多其它方面的压力。例如大学的出现会给市政府带来额外的重大开支成本,包括公安与消防保护相关的开支、街道养护、垃圾收集和其它市政服务等。从某种程度上讲,大学的免税状况会给市政府带来经济损失。大学校园建设所购买的土地明显减少了城市有限国土资源的可征税地产,该负面影响的大小相当于大学不存在时该市政将获得的房产税的量。另外,大学还能增加交通压力与犯罪活动。

五、国内外大学园区的发展演变

(一)国外大学园区的发展演变

1.大学与城市的空间关系发展

城市是文化的基础,也是大学发生和发展的基础。同样,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对地方的经济文化和城市建设也产生很大的影响。历史上,大学与城市的空间关系发展大致有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与城市空间重合的大学校园。原始的大学形制可分为“巴黎型”和“波仑尼型”呲。巴黎型是指大学(修道院)被学生和周围的都市居民所围绕:波仑尼型则指讲学可以在都市的很多地方进行,即城市本身就是大学校园。这个阶段大学并无属于自身的固定空间,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场所常常是在街头、教堂、教师的住所或租借的房间,这些设施大多位于城市街道的两侧。因此,城市街道作为城市开放空间的同时又成为集聚大学各种设施的成长轴和联络大学各种活动的大学公共空间。如:意大利的博洛尼弧大学和法国的巴黎大学就是分别发祥于博洛尼亚市老玛乔莱广场和塞纳河畔桥头广场周边。

第二阶段是城市内部的大学校园。独立的大学校园空间首先出现于13世纪的英国。由于传统的欧洲大城市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一直以来是本国或别国中小城市学者向往的文化圣地,位于城市内部的大学等高等教育机构由于能传授和孵化新的科学知识,因此成为吸引人才向城市集聚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中世纪城市规模较小,马车等交通工具限制了交通可达范围,因此,这个时期建立的大学校园大多处于城市内部,既保证了方便地使用城市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又能使学校广泛地参与社会生活,特别是艺术院校和医科院校。

经过多年的实践表明,这个阶段建立的位于城市内部的大学是欧洲大城市的城市面貌及经济和文化生活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促进力量。如:法国巴黎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

第三阶段是郊区化的大学校园。郊区化是现代大学,尤其是战后新建大学的共同趋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规模大幅扩张,城市环境恶化,城市内部大学规模的发展失去了空间和环境的优势,另外,交通工具的发达缩短了空间的距离,促成了大学校园的郊区化。如法国和日本等国家原来在城市内的具有历史传统的一批大学纷纷向郊区转移。

郊区大学有效地解决了城市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与校园空间用地紧缺的矛盾,但脱离了城市的大学校园(尤其是远郊大学)面临着一些共同的问题:一是缺乏大城市的文化福利设施,学校学员生活不便;二是大学与大城市的社会活动从空间上隔离开,不符合现代高等教育与社会在科技研究和文化生活方面的互动趋势。

第四阶段是回归城市的大学校园。1980年代以后,由于位于大都市区的高科技园区较易获得聚集效益、都市化经济、规模经济等外部经济正效益,加上高科技产业几乎不产生有毒的副产品。因此,高科技产业的大量资本和人口聚集到大都市近郊。而大学因为具有提供技术资源的功能成为国外城市规划中创建新城的积极因素,同时将大学从远郊回归大都市区有效地解决了大学郊区化所面临的问题,有利于将大学重新置于城市的文化环境中。

在具体实践中,国外城市采用两种组织思路和布局方式,即大学社区和大学卫星城,都取得了成功。其中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就是大学社区,美国芝加哥伊利诺斯大学是随旧城区改造而建立起来的大学社区,而加州大学爱尔凡分校是与位于洛杉矶和圣塔克鲁兹之间的爱尔凡新区同时规划的大学卫星城。

2.大学校园空间形态的演变

大学校园的空间形态经历了由集中到分散,再由分散到高度综合的过程。这与科学发展由综合到分化,再由分化到高度综合的历史进程相吻合。

第一阶段是集中的“口”字形大学校园空间形态。欧洲中世纪的大学是由教会主持的,教学内容涵盖宗教、民事法律以及自然科学和医学的范畴。大学校舍采用修道院式的四合院形式,校园设施沿街区周边围合形成中庭院落,由此构成了大学空间领域的基本单元。往往一个四合院就包括了整个教育过程的全部内容,与当时教育的综合功能的特点相适应。如最初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

第二阶段是分散的大学校园空间形态。工业革命后,社会生产向专业化分工发展,高等教育开始建立专业化教育体系的分系制。与此相适应,大学校园逐渐由综合性的、自发的空间组织走向专业化的空间组织,即形成按系设楼的分散型校园结构。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和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是分散型校园的先声。

第三阶段是高度综合的大学园区空间形态。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随着学科间横向联系的日益密切,分散型的校园受到了严重的挑战:首先,相互隔离的系科建筑物使各学科在空间上相互绝缘,阻碍了人和人之间信息交流,不利于学科的综合发展;其次,从经济和效率的角度,分散的空间布局不利于节省土地、能源和管线,难以实现资源和设施的集中使用。因此,分散的校园形态已难以适应现代教育过程对物质环境的要求。

集中型的校园是一种功能和空间统一的完整体系。它打破分学校、分专业学科的限制,按设施的功能进行空间组合,因此各类设施的信息交往可以形成无间隔的交通和通讯联系。这种空间形态不仅适应了新的教育过程的要求,提高了学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并且对教学设施的灵活使用要求也能得到很好的满足。

3.大学与高科技产业的空间关系发展

传统的大学一直是城市中相对独立的象牙塔,虽然也为产业提供研究功能,但在空间上与产业的关系并不密切。直到美国硅谷的出现,大学园区才成了发展知识型产业的成功形式。从欧美的高科技产业选址情况看,高科技产业布局在大学内或者与大学相邻布局的占了73%。可见,大学与高科技产业的空间关系沿着越趋紧密的方向发展。

(二)中国大学园区的发展演变

中国的大学历史应从1862年京师同文馆的设立开始,其中1862年至1949年属于中国大学的近代时期,1950年开始迄今属于现代大学发展阶段。

1.大学与城市的空间关系发展

我国大学校园也经历了从城市内部向外部发展的过程,但由于我国和西方国家的社会背景和民族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我国大学与城市的空间关系发展除了受西方大学思潮的影响外更多的是具有中国自身的特色。

一是大学初建阶段,大学校园散落在城市内部和城市边缘。二十世纪初,我国的高等业还很不发达,只有很少由传统书院转化而来的,由中国自己兴办的高校和由教会开办的教会大学。由于当时高校的规模较小,并受交通条件的限制。因此,这个时期的大学基本位于城市内部传统文化气氛浓厚的区块或者教堂附近。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后,中国刚从封建体制中脱胎而来,社会及工业革命发展很快,高校数量迅速增加,到1940年代末期,全国高校已发展到200多所。因此,该时期的新建高校位于城市内部或边缘地区,成为发展城市工业经济和文化的最佳带动力量,如燕京大学(现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

二是大学发展阶段,新建大学一般位于大中城市近郊,并形成自然集中的大学园区。1950年代,经过解放初期的高校院系调整,根据新中国的建设发展需要,短短十多年的时间,建立了一大批性质和规模各异的高等院校,使高校总数由四十年代末的207所增加到文革前的196所。这个时期的城市规模也大幅扩大,因此,该时期新建的大学一来考虑学校发展,二来受传统书院选址的影响,考虑较为安静的周边环境,一般选择在城市近郊建设;已建高校由于学校规模大幅扩大,而由城市内部迁向城市边缘,如浙江大学。另外,为便于交流,新建大学大多集中布置,于是许多城市出现了自然集中的大学园区,如北京、武汉、西安及杭州等城市。

总之,我国1950年代所建的高校均重视选址的自然特色,高校所产生出的中国传统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互衬托的神韵是国外高校所孜孜以求的。

三是大学园区成熟阶段,并在空间上向大城市回归。近三四十年来,我国城市经济飞速发展,高校规模大幅扩大,尤其是民间高校的大量出现,引起了传统高等教育体制和高等教育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以及高教用地规模不足的问题,为解决这个矛盾,在我国经济发达的城市——北京、上海、武汉、杭州等地首先对大学园区建设进行规划调控。

由于我国大中城市在城市边缘地区大量建设高新开发区,吸引了大量的高新产业。因此,大学园区作为高新技术的重要智力后援,重新回归到大城市。另外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的便利、文化资源的集聚等也是吸引大学园区回归大城市的重要原因。

2.大学校园空间形态演变

一是大学出现之初,中国传统院落的布局形式与欧洲中世纪“口”字格局并用。二十世纪初是中国近代大学的发展初期,此时新建的大学校园用地宽敞,往往仅有一组小规模建筑群或几幢教学宿舍楼伫立旷野。由一个或多个“口”字形封闭四合院平面进行组合是一种较普遍的校园格局,其中一幢封闭四合院包含了一个学校或一个院系的全部教学和生活用房。

该时期的大学总体格局受中国传统院落中轴线布局形式和欧洲传统大学形式的交叉影响,建筑形式采用中国传统大屋顶或西洋复古主义风格。如1897年建立的杭州求是书院,1902年建立的南京大学都采用传统大屋顶形式,而1892年重建的上海圣约翰大学怀施堂采用西洋复古主义风格。

二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大多采用具有明确功能分区的分散型校园空间结构。该时期的院校大多为大中型规模,高校的各个组成部分,如教学区、教职工住宅、学生宿舍区、体育场地、各区内的生活福利用房及集中绿化用地等功能分区明确。并沿用欧美的总体布局方式,建筑单体以系为单位,较好地满足了当时专业化管理和使用的要求,同时丰富了建筑群体所创造的整体空间。

另外,教学区中轴线对称布局,讲求教学区的雄伟气魄,是这时期高校校区空间环境的重要特征。原因是1950年代我国与前苏联的密切关系,使校园建设受到前苏联的影响较多,特别是争相模仿莫斯科大学的教学主楼和校前区广场。但遗憾的是由于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封闭和循规蹈矩,该时期的校园空间形态遵循了统一的设计模式,难以体现各自的特色。如北京八大院校之一的北京钢铁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和清华大学主楼都是该时期的典型例子。

三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分散型空间结构向整体综合型发展。上世纪八十年代后,中隔与西方的交流增多,西方成熟的现代高等教育观念与教学方法开始影响我圉新建大学的总体格局,这个时期的大学校园空间形态不仅体现了学科之间、学科与社会之间的融合,并在体现我国民族文化特征上做了许多新的探索。如深圳大学的校园空间结构打破了单一的对称式布局,采用不受轴线制约的自由格局形式,校园环境设计运用中国庭院式绿化,教学区采用有中心空间的自由组合综合体,体现现代大学的社会性和时代性。整体综合型格局是新型高校空间形态的新特征。如北京政法大学、北京水电经济管理学院等都采用整体综合型格局。

四是二十一世纪初,大学园区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导形式。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社会资源正在进行全面的重组。交流正是促进重组和创新发展的关键,传统创新过程的线型模式已经被相互作用的模式取代。大学园区打破校区行政界限,在园区层面上对大功能区进行整合。如上海松江大学园区(松江大学城)由四所高校组成,将各校的公共建筑统一规划,各校生活区统一实行社区服务的社会化模式。

3.大学与高科技产业的空间关系发展

1990年后,我国的高科技产业迅猛发展,在高科技产业与大学的互惠效应作用下,最初高科技产业自发聚集在城市大学园区周边或内部,大学与高科技产业是同一城市中的两个关联不大的功能区;二十一世纪初,新型大学园区的形式将高科技产业和大学在空间上密切结合起来,高科技产业与大学成为属于同一园区的密切联系的功能区。如杭州下沙大学园区内规划11%的科技产业用地,用以吸引高科技产业入驻。

六、大学与城市的空间关系

(一)大学与城市的空间关系分析

单所大学与大城市的距离越远,所依托的市政、信息等基础设施越薄弱,对大学的发展越不利,但是大学位于大城市内部,学校的发展又比远郊大学受到的限制多。因此,将大学与完善的服务设施相结合的大学园区是解决矛盾的有效方法。在这一点上,我国的学者们达成了共识。

一是校园与城市的分离模式。这种模式就是国外的一所大学就是一座独立的城镇模式。但这种模式会导致我国校园普遍存在并且越来越严重的学校办社会问题。学校的规模不过万人,但只有25万人以上的城镇才可能兴建第一流的商店、医疗中心和高级文化设施。因此,校园内的“小而全”的生活服务设施并不能保证师生的良好的生活条件。

二是在位于城市边缘的大学校园向郊外转移的同时,在校园周围建立住宅区和完善的服务系统,并期望城市街道的发展最终将校园与城市联系起来,但条件是城市必须按照预订的速度和方向发展,因此,这种方法只能是消极的改良,往往不能凑效。

三是否定郊区校园的发展,重新将大学置于城市之中,但大学周边需建设完善的服务设施。这是一种比较好的校园空间布局形式,原因是校园在城市中,符合让大多数学生在一个合理的走读范围之内,并且可以让社会有兴趣参与学校周边的城市建设,就近解决学校的生活机能。一种比较好的方法是将大学引入城市新开发地区或结合城市改造,将城市与校园统一规划。

(二)大学与城市最科学合理的关系是布局在城市开发边界内的边缘区域

城镇规划君何方洪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研究大学城的区位因素,城镇规划君何方洪认为,大学与城市最好的空间关系,就是高校在大中城市中的位置应该定在自然环境较好的城市边缘,也就是目前城市国土空间规划“三区三线”中的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内的边缘区域。因为大学校园是交流知识,重新审视自己的最好场所。院校既可以成为旅游景点和教育人们的场所,又可以对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它作为一个存在于社会中的社区,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和历史的意义以及人文和经济的意义。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环境向乡村环境转化的过渡地带。大学园区位于城市边缘区首先可以获得充足的低地价发展空间,其次可以依托城市完善的市政基础设施。同样,城市边缘区因为大学园区的存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一方面,大量城市人口的进入使边缘区的人口结构发生变化,从农业人口占主导地位的乡村成为以城市人口居多的城市社区;第二方面,提供为大学园区生活配套的各种服务、娱乐、医疗、金融等设施发展的就业岗位,并形成综合功能的城市社区。

版权声明:本文由艺术留学网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