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俄罗斯国立音乐学院作曲硕士

贺怡晟

2022年普罗科菲耶夫国际音乐比赛国际总决赛于2022年12月13至12月15日在俄罗斯举行,共有来自俄罗斯、白俄罗斯、爱沙尼亚、芬兰、中国、哈萨克斯坦、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二十余个国家近300个城市的精英选手参赛。中国选手贺怡晟凭借室内乐作品《Perfect Conclusion》(完美结论)及双钢琴作品《Shun》(瞬)成功入围,并最终获得作曲类合奏作品组二等奖的佳绩,成为本次大赛作曲类惟一入围并获奖的中国选手。贺怡晟2003年出生于新疆,自幼学习钢琴,2017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作曲专业,师从朱赫,同年参加“鹂鸣春晓”作曲比赛并随学校前往美国伊斯曼音乐学院学习交流。贺怡晟2022年9月考入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先后跟随贾国平、王非、商沛雷学习;2022年获俄罗斯留声机音乐比赛作曲银奖、作词银奖,并在普罗科菲耶夫亚太地区选拔中以最高分数入围国际总决赛。“非常荣幸可以获得本次普罗科菲耶夫音乐比赛作曲奖项。我是生活在祖国最西端的天山脚下新疆阿克苏的孩子,之后我很幸运地来到中国音乐学院附中接受正统严谨的音乐教育。感谢诸位老师这些年对我的悉心指导和教育,以及对我创作理念的引导并帮助我打下扎实的基本功。”贺怡晟说,起初他一直认真地学习古典音乐的创作,但随着学习的深入,他慢慢迷恋上现代音乐。“在我还未进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系统地学习作曲之前,我非常喜欢古典音乐和电影音乐,当时喜欢埃尔加这样的氛围感十足的古典音乐,以及谭盾、汉森·季默等人的电影音乐。而后我聆听了国家大剧院青年作曲家计划的音乐会,在音乐会上我第一次仔细聆听和接触了大量中国当代青年作曲家的作品,并自发去找寻并学习中外当代作曲家的作品。”在接触了大量海内外现代作曲家的作品,尤其是在美国作曲家乔治·克拉姆的影响下,贺怡晟感到自己找到了喜欢的音乐语言,并有了创作一部当代音乐作品的冲动。“我开始构思并创作了我的第一首现代音乐作品《瞬》。这部作品的三个乐章的创作时间跨度有将近一年,在完成这部作品的第二乐章之后,我准备高考,直到2022年2月,乔治·克拉姆的突然去世极大影响了我的心情。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作曲家,我在准备高考的情况下抽时间完成了《瞬》的第三乐章——‘棱’的创作。慢慢地,我感受到了现代音乐特有的表现力,那种通过音色、力度所做出的情绪上的强大对比,对我创作影响很大。我的第二部参赛作品《完美结论》更进一步扩大了这种音色、力度、张力的对比,对人感官形成剧烈冲击。两部现代风格的作品皆是我在学习作曲的第七个年头,有了大量创作经验和沉淀之后才开始创作的。”除了现代作曲表现手段,贺怡晟也尝试加入一些中国音乐元素。“《瞬》本身就是一个抽象世界的概念,在作品中我追求音响上的新色彩,把这些音色分为两组,分别配备到两部钢琴上,运用两种不同的色彩来表现两种不同能量的对抗,以及五声音阶的运用与五声音阶被十二音的和声终止所导致的作品戏剧性冲突的加强。第二部作品《完美结论》是我受到日本特摄艺术作品《Kamen Rider01》中首次提到讨伐新人类原罪之七个词汇的启发创作的,分别是:偏见、贪婪、嫉妒、愤怒、斗争、杀意、绝望。我在作品中运用了大量不协和音响来表达绝望,但对绝望的定调心有不甘,又运用协和的音响,延伸出绝望中残存的一丝希望。通过协和音响与不协和音响的对比与运用来表达作品内容与我的立场。”贺怡晟表示,希望在未来的创作道路上,继续延续这两部作品的审美观和创作技法。“同时我也非常希望自己能有一定创新。我今年刚刚进入大学一年级,还有很多的音乐风格等待我去尝试,丰富的知识等待着我去学习。我将会更加努力,也会坚持在我所热爱的音乐道路上前行,继续探寻,继续写作。”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高缨表示:“一直以来,大学和附中作曲专业在教学上有着密切的衔接。附中是大学重要的优质生源储备地,多年来,附中不断为大学输送优秀专业作曲人才。作曲系一直在密切关注附中优秀毕业生,并提供广阔的创作平台与实践机会。贺怡晟同学的专业成长,包括其参赛作品的创作,是大学-附中教学一体化建设的成功范例,他入学一年便取得如此优异成绩,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我希望他在未来的专业学习道路上,深深扎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土壤,打开视野,不断进取,茁壮成长。”指导教师简介:朱赫,青年作曲家,曾就读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和本科,是中国音乐学院培养出的青年作曲家,先后师从施万春、高为杰、王非。后留学法国,师从于随勒杰和高恩,2009年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音乐学院,其间参加过布列兹和林德伯格等人的大师班的学习,创作风格受频谱学派影响。主要奖项:本科期间曾获得过金钟奖和文化部第九届民族管弦乐作品奖;交响乐《天神》获得法国当代音乐研究中心SACIM第一名大奖;电影《危城之恋》配乐入围蒙特利尔电影节;2015年为电影《蚀》(根据茅盾小说改编)创作的音乐,获巴黎中国电影节“最佳原创音乐”奖。代表作品:2011年创作《乌布西奔之歌》,该作品成为北京音乐厅上演的首部器乐与电子音乐相结合的作品;2018年创作《纳兰词——木兰花令》等。曾与国内外多家知名乐团合作,并多次参加国内外的音乐节。其他领域如创作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器乐部分、《新版西游记》等20多部影视音乐作品。【指导教师朱赫谈】

如何培养具有国际音乐文化视野的青年作曲人才

首先恭喜贺怡晟能够获普罗科菲耶夫作曲比赛合奏作品组总决赛的二等奖,作为他附中阶段的专业教师,我真心为他高兴,并且由衷地祝贺他。也感谢该赛事组委会对一个没有俄罗斯留学背景的中国学生的肯定。在这部参赛作品中,贺怡晟创新大胆地运用了一些浓郁的中国音乐风格元素进行创作。当然,这些中国元素是他在创作过程中不经意间流淌出来的,而非刻意为之。这也进一步证明了当今的世界主流音乐界“和而不同”的大趋势,及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价值认同。世界各国作曲家创作风格鲜明而富有特色,交流互鉴,音乐语言使用上自由、包容,这是令人非常欣慰的现象。因此,贺怡晟可以在他的作品里充分挥洒他的创作个性和音乐思维。贺怡晟是个非常刻苦努力的学生,经常废寝忘食、不分昼夜地全身心投入创作,这并非夸张的描述,而是他创作时的真实情况。他经常写作到深夜并且第二天仍要坚持上课。他这种专注、忘我的精神和旺盛的精力,以及创作激发出的动能是他取得好成绩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我本身担任学校非常繁重的教学及管理工作,去年我的创作和教学任务非常紧张,一共创作了四部新作品,分别是为广东民族交响乐团委约而创作的民族管弦乐队作品,广西东盟音乐周委约的室内乐五重奏作品,为琵琶演奏家周慧创作的琵琶协奏曲《敦煌遗书之归义军秘史》以及一部泰国的电影音乐。但不论多忙都不会放松对他的教学,我在深夜创作时经常会收到他给我发来的请教创作问题的信息。当他完成一个段落的创作后总会来找我请教,当然我也会随时放下手头的工作给他安排时间,对这名学生,我本身也一直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因为我发现他对现代音乐是真心热爱,执着于对新鲜音响、现代作曲技术的研究与写作,有着非常敏锐的创作视角和很大的艺术潜力,是一个难得的好苗子。这样的学生值得每一位老师珍惜和重点培养。一名优秀的作曲家的养成首先要依赖于学校提供的优良、宽松的学习环境,筑牢专业基础。除了这种外在的学习环境外,作曲家所必须具备的一些优秀素养更需要学校和老师的精心培育,比如给与他们自由创作的空间,施展他们创作的灵感与才华,并进行恰当的引导与启发。一直以来,我对学生的基本功要求很严格,但我逐渐发现挖掘、激发学生对新音乐的创作兴趣,让他们尝试、探索新的音乐风格也同样重要。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教育中的“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不能忽视每个学生个性特点与研究的兴趣点。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贺怡晟对他感兴趣的事物钻研非常有热情。在欣赏某人的作品时,忽然聆听到他音响个性的灵光乍现是非常美妙的事情。在学生展现出这种创作个性或者才华时,老师要竭力保护学生的创作闪光点和这种艺术个性,进行合理引导,让他找寻到自己音乐中的独特、可贵之处,激发他的创作热情与动力。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当然,也要指出学生在技术上或结构上的不足。此时,他们一般都会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非常敏感,每个人都希望努力放大优点也会拼命地练习与尝试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以兴趣和擅长为教学的出发点,更容易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作为现代音乐作曲的教学,除了做到在专业上“因材施教”外,教师还需要让学生明晰西方音乐历史上的发展脉络和几个关键的历史节点。比如贝多芬、瓦格纳和勋伯格这一脉络,或是柴科夫斯基、勃拉姆斯和德彪西这三个人的音乐理念和音乐组织方式的巨大差异所产生的不同音乐思维之间巨大碰撞。德彪西是很有特点的伟大作曲家,他生活在瓦格纳和声体系对欧洲音乐界巨大“阴影”所笼罩的时代。“阴影”是指作曲家们对瓦格纳创作技术的追随以及对他和声体系音乐逻辑巅峰的无比崇拜,并将此奉为正统性的现实。德彪西并不盲从,他敢于摒弃死板教学体系规则的束缚,巧妙地继承了他偏好的某些创作方法,规避了某些他不喜欢的传统作曲技法,他用自己的天赋构筑了一个全新的审美风格音响与和声体系规则。他在音响上的创新是当时最独一无二的声音,他为此建设了一个自己可以自由驰骋的作曲体系,自他以后也影响了一大批作曲家。通过对不同时期作曲家技术特点与创作理念的分析研究,能让学生从音乐历史学的角度掌握作曲家的创作特点,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同时学习他们对传统技法的传承与新手法的创新,最终形成自己极具个性化的艺术风格。因此,我在教学上也非常尊重学生内心真实的感受,注重学生自我意识的发现与觉醒。当学生有了美妙的音响浮现在他脑海里时,作为老师应该鼓励学生通过他的智慧去利用现实条件把他想象出的声音呈现出来。当然学生也需要有扎实的写作能力和技巧用来支撑构建自己的音响世界。由此可见打造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十分重要,因为这是作曲家成长成才走向专业化的必由之路。可以说,没有基本功的作曲家注定不够专业。我们所熟知的能够屹立在世界乐坛的优秀作品无疑不是独一无二的创新型作品,他需要为自己想要的音响解决他所遇到的所有问题。因此我认为如何挖掘一个人的潜力,并引导他走上自己的音乐想象力世界是教师最需要做的事。而作为一名作曲专业教师,我当然也非常希望能够培养出一位具有国际级影响力的中国作曲家,在世界音乐文化的交流中能够拥有更多的中国音乐话语权,展现中国作曲家音乐创作的国际水平和音乐文化理念。最后我鼓励贺怡晟去坚持自己创作,坚定自己的信念,“初心如磐,奋楫笃行”,努力实现自己的音乐理想,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作曲家。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我坚信只有坚持一部部作品的创作,脚踏实地,胸怀大志,才是走向成功终点的惟一途径。鼓励学生创新、追求和而不同、储备扎实的基本功和坚持自己的理想,是我对学生的四大期望。希望贺怡晟今后取得更优异的成绩!普罗科菲耶夫国际音乐比赛普罗科菲耶夫国际音乐比赛是1991年俄罗斯联邦文化部为了纪念伟大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诞辰100周年而设立的,该比赛为俄罗斯一项重要的国际音乐赛事,并于 2012 年成为中国文化部鼓励参加的国际音乐比赛。赛事自 2020 年落户中国以来,开设比赛项目包含钢琴、声乐、西洋管弦乐、合唱、作曲等。截至目前,赛事已获得全球六十多所高等艺术院校的认可与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由艺术留学网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