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选派交流生赴台学习是学校与台湾高校合作交流备忘录框架下的学生交流活动,也是2019年度学生境外交流学习系列活动之一。截至目前,我校已经选派了54名学生赴台进行短期学习。同学们记录了在台湾学习期间的心得与感悟。
作为建筑学专业大三学生,非常荣幸有机会赴台湾东海大学参加为期四个多月的交流学习。求学期间,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台湾风土人情,还有浓厚的学术氛围,让我受益匪浅。
基地计划课上发言,讲述大陆与台湾地区在规划层面上的差异
第一次评图现场,与老师共同讨论方案落地可能性
台湾东海大学建筑系是东海大学校内最顶尖的专业,在台湾地区也备受瞩目。学校内随处可见绿地、古树、以及有着浓郁历史感的教学楼,校内建筑中最著名的即是由贝聿铭先生设计的路思义教堂,散步在校园中,可以在起伏的地势变化间窥见不同时期建筑的交错,给人很大的满足感与舒适感。
参加基隆市集体调研
走入建筑系第一天,参加了系里举办的欢迎茶会,融入东海大学建筑系的大家庭。建筑系馆总体呈现出阶梯状——其中的原因很简单:每届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长以及学业压力的增大,人数逐年递减,上学期应届毕业生仅18人。
北京大兴机场分析课
在东海大学建筑系最大的感受是来自于学业上巨大的压力——专业课第一次的课题,从发题到正式评图,不到一个月;在选修其他建筑系课程中,每一门课都强调课下阅读量的输入。大部分课程布置的作业中,都涵盖了文献书籍的阅读以及案例的剖析,这就要求学生在课下投入巨大的精力。就学科而言,专业课上常常以6-7人为小组进行讨论,导师所主导的是从建筑学的空间本源出发,不会强调太多形式和机能上的束缚,鼓励学生将自身带入设计的情景,站在城市层面下思考过去、现在、未来的时空可能性,以建筑师职业道德中的责任感直面所处境地。
让我感受最深的大抵是建筑系呈现出的人文性。最初的设计课题选址在基隆市,我们受邀参观了社区营造坊的工作成果。台湾地区主张以社区形式向外发声与表述所需公共议题,同时在驻村社区营造师的带动号召下,自发的对生活环境进行优化。在都市案例以及都市计划的分析中,老师所传达的批判性理念,主张学生回到社会性议题的本质,思考物质需求背后存在公共性的真实性:不是臆想,不是武断,更不是为了所谓的99%而抛弃那1%——这些都激发了我站在不同的角度阅读这个时代的能力。
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模型的制作
参加交流学习期间,东海大学的老师和同学们给予了我很多帮助和陪伴。尽管在台湾学习充满了艰辛和孤独,但通过相互间的交流,同台湾师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课上,老师会拿出大陆当下知名且前卫的建筑工程作品,如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造型等,自豪地讲述大陆建设的飞速发展;课后,我也会和同学们讨论大陆和台湾地区的差异,帮助他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大陆最真实的方面。
学校之间的合作交流使开阔了眼界,坚定了我的选择,增强了我以更优异的成绩回馈母校回馈社会的决心和信心。
责编:汪后勤
审核:姚婷婷
来源:安徽建筑大学官网
版权声明:本文由艺术留学网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