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摄影

KDA课达A·Space是一所艺术教育空间,实行工作室导师合伙人事务制,拥有N²+艺术导师工作室,线下教学+多维度合伙人入驻,杭州、东京均有设立分中心。

本期专访导师

↓↓↓

吴老师

吴老师

教育经历:

伦敦大学 金史密斯学院 MA Photography 传媒学院摄影系硕士

期间参展:Photomaster 2016 东伦敦摄影节 MA学生摄影联展;XV-MA 毕业作品联展

工作经历:

上海任职专业空间摄影及媒体运营对接;

公司项目客户:MAD, Gensler, Perkins+Well, Foster+Partners, Woods Bagot, Kohn Pedersen Fox, Wutopia Lab, AIM凯慕, 高目建筑, 致正建筑, GOA大象设计, 都市实践, SOHO中国, 阿里巴巴;

网站案例参考:www.creatarimages.com

新华社 英国伦敦分社实习记者

参与新华社国际文化艺术板块的采访摄制

参与日常新闻报道撰写,稿件整理与翻译工作

刊物出版:

VISION青年视觉 ISSUE 172开年改版新刊 柏林专题文化类项目随行摄影供稿

柏林城市专题 Tresor Club&Dimitri Hegeman记录和访谈摄影

ELLEMEN China 睿士 ELLE MEN 睿士杂志2019 12月刊北非旅行专栏 摄影文字供稿

Harper's BAZAAR 时尚芭莎 2020三月刊 消失的法罗斯岛 迪奥春夏Dior SS2020专题

Modern Weekly周末画报 艺术文化专刊 胶片空间板块摄影供稿 伦敦月台

M SUPER AVENIR 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4.2019-至今

负责全方面的品牌平面拍摄工作:campaign/lookbook/runway/popup/set design&art work

他的作品

↓↓↓

金史密斯学院摄影专业:

MA Photography:The Image & Electronic Arts

↓↓↓

MA Photography:The Image & Electronic Arts专业课程研究和开发在后工业文化背景下通过技术变革而实现的图像制作的新边界,课程结合了理论和实践,使学生能够在新的图像媒体文化中高效发展和取得成就。课程允许摄影/电子艺术专业化,还可以包括互动,持续性和互联网工作。课程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为学生提供在新的图像媒体文化中高效发展和实现的工具和愿景。

毕业生可以从事的各种职业:、艺术指导、艺术家、动画师、高级互动设计师、创意部主管、技术创意,实验电影和舞蹈主管、商业摄影(时尚,社论,写真集,社交,广告)、导演(商业叙事)、摄影指导、装置艺术家、互动艺术家、制片人、馆长等。

专访原文

↓↓↓

01.

申请金史密斯摄影

语言的要求是全英同类最高的

为什么想去英国留学学摄影?

因为英国摄影学科课程设置的多元和包容,以及对伦敦生活的向往。

当时在挑选学校的时候,如何注意到金史密斯的?

选校前就有设计和新闻系的金匠学长安利,自己也喜欢金匠不羁有趣的画风。而且金匠传媒学院综合实力在业内很高,课程对于语言的要求几乎是全英同类最高的,尤其写作(15年要求是写作单科不得低于7,现在好像下调至6.5了),这点对于亚洲学生很有挑战,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我的好奇。

当初申请伦敦大学金史密斯的作品集是什么样的?

回顾当初的作品还是满满的羞耻感,作品很天真很单薄。总体是自己对于过去三四年自由创作的总结,主要方向是社会学方向的视觉探索。主项目是故乡人视角下关于本地城市化的visual essay。

02.金史密斯的摄影

金史密斯的摄影有什么特点?

我就读的摄影系是传媒学院旗下的,几乎所有现当代摄影的主要表现艺术形式的相关课程譬如动画、网页设计、交互设计和视频基础都是必修,选修课程从酷儿文化理论到视觉人类学各种多元理论和实践课程都有。相对其他学校的同类专业设置可能少了一分匠气多了一分自由。离经叛道、不先锋毋宁死的学院文化让学生在这里的创作尺度不断刷新纪录。

你在金史密斯的课程设置是什么样的?

我就读的传媒系摄影专业课程主要由高强度的学术知识拓展扫盲的理论课程和相对自由多元的技术课程组成。

前期与摄影相关的社会学传播学甚至哲学的理论消化尤为重要,会不停刷新学生对于摄影的定义,刺激更有趣的创作尝试。后期主要以自己的studio实际创作和与教授们的一对一tutorial为主产生毕业展览项目和论文。

国内的摄影专业和英国的摄影专业有什么不一样?

个人感觉,国内的摄影可能会更侧重于技术探讨和传统学究层面,对于摄影艺术表达可能性的探讨和作为当代艺术摄影内容界限的突破这块可能相对英国同步率还是不足。可以说英国的摄影学术研究相比国内会更先锋更前沿一些。

在金史密斯的时候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什么?

毕业展览时候老师请了历年毕业的几位学长来和我们交流作品,期间自己的作品被一位魁北克的学长解读出了一层全新的语义,导致我后半段交流几乎断片。回过头发现他观点很有意思,一些critic也很中肯,对自己触动挺大的。而且期间也了解了上一届前辈的一些情况,觉得他们都很厉害。

03.

英国留学之后,

更加自立成熟

英国留学带给你什么?

收获了自己青春尾巴里最宝贵的时光。无论是学术上还是生活上,感觉自己相比于国内更加自立成熟了。思考事情多了维度少了judge。与人交往多了包容理解少了偏见自负。

在英国学习的时候,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还是英文语境下语言表达上的障碍,学术类型写作语言上的瓶颈尤为突出。一旦语言表达失意,之后的所有创作进程都会受到影响。而且语言表达在听说方面不行也会严重影响校园社交,local普遍更愿意和语言水准更好的朋友交流。

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还会去英国留学吗?

不考虑预算我应该还会选择伦敦地区的大学,预算有限的话可能更倾向去欧洲。

04.

去金史密斯学摄影,

一定要提前看完必读的reading list

如果有同学想去英国学摄影类专业,有什么建议吗?

一定要提前看完几本必读的reading list,学会英文环境下必要的学术写作技巧。自用的日产美产和国产的设备器材请在国内买好再带去,英国和欧盟定价感人。

金史密斯学院摄影专业建议读物:

Suggested preliminary reading:

Susan Sontag (1977) On Photography. Penguin.Roland Barthes (1983) Camera Lucida: Reflections on Photography, London, Vintage.A.D. Coleman (1978) Depth of Field: Essays on Photography, Mass Media, and Lens Culture. 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Press.Graham Clarke (1997) The Photograp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Sarah Pink (2001) Doing Visual Ethnography. Sage.Les Back (2007) The Art of Listening. Berg.Gillian Rose (2012) Visual Methods: An Introduction to Researching with Visual Methods. Sage.

推荐几个学习的网站或书籍?

英国和欧洲有很多不错的学术型摄影平台,例如荷兰的Lensculture和英国的British Journal of Photography就是相对全面的摄影学习交流社区,也有定期的同名电子/实体期刊发表。

至于书籍建议依然从老生常谈的几本开始入门:The Photograph as Contemporary Art by Charlotte Cotton; Ways of Seeing by John Berger; Photography: The Key Concepts by David Bate 这几本都是很好的选择。

最喜欢谁的作品?

长期一直喜欢的欧洲图像艺术家是Jamie Hawkesworth和Paul Cupido;国内图像艺术家里喜欢严明老师和罗洋老师的作品。他们镜头语言直白纯粹富有同理心,无论是社会景观还是人物裹挟着悲剧诗歌般的浪漫纪实气息和人道主义精神。

Jamie Hawkesworth,生于 1987 年,英国摄影师 Jamie Hawkesworth 的作品总细腻悠游在景观、建筑与人物上;过去,其拍摄关于普雷斯顿公车站的影像与短片已在国际上展出,并于 2017 年出版相关书籍,透过微妙、挽歌式的摄影口吻倾吐着温暖而饱满的情绪。

Paul Cupido,1972年出生,来自荷兰,毕业于阿姆斯特丹的摄影艺术学院,目前出版了两本个人摄影集《Continuum》和《Éphémère》。《Éphémère》的创作灵感来自生活,希望在影像中呈现出生活酸甜苦辣剥开后的诗情画意。《Continuum》则完全是其艺术创作,他希望呈现人们脑海中的回忆,从最开始的新鲜和敏锐,到逐渐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褪色并与心的记忆融合在一起。

严明,摄影家。70后,安徽定远人。大学学的是中文,曾做过十年摇滚乐手,做过十年记者。2010年辞去公职,成为自由摄影师,现居广州。2010年凭作品《我的码头》 获法国“才华摄影基金”中国区比赛纪实类冠军、大理国际影会获最佳新锐摄影师奖 ,2011年凭作品《大国志》获第三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入选《Vista看天下》(2011)年度图片大赏。2012年受邀担任Thinkplus2012“大声思考”大型演讲活动演讲者、2012连州国际摄影年展策展人,2013年担任TOP20·2013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评委。作品由多家艺术机构及国内外收藏家收藏。

罗洋,1984年出生在中国沈阳的罗洋,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她镜头下的女性有着一种震慑人心的力量,从选择的模特到模特的眼神,照片展现的不是传统意义上女性的“美”。她从2007年开始拍摄了一组“GIRLS”系列的胶卷照片,捕捉了她身边的朋友、陌生人,每个女生在照片里都有一种别样的故事,亦或带着各自的心事,亦或有着无惧的眼神。罗洋在跟她们聊天、玩耍、相处的过程中,用相机记录下了这些有着独立态度的中国女生的生活姿态。

能说下你最满意的创作的创作过程吗?

喜欢自己创作的《莲蓬水族馆》系列,当时自己在19年期间单独去湄公河下游流域地区几个城市陆续做了两个多月的社会视觉调查。在越南老挝和柬埔寨的陌生城市行走拍摄调查解是一种神奇的体验。由于疫情被迫中断到现在,还是打算做成长期项目。

有参加过什么比赛吗?

在伦敦的时候参加过IPA(International Photography Awards)和Format年度摄影赛,惭愧就拿了shortlist。类似BJP和马格南等其他各大机构的摄影赛感觉自己暂时没有意愿参加。非艺术类的建筑摄影奖拿过一次,具体感觉和学术无关就不提了。

05.

商业摄影和艺术摄影,

两者的边界已经模糊了

商业摄影和艺术摄影有什么区别?

其实在现在高度资本化运作的大环境下,一些领域里这两者的边界已经模糊了。典型的商业作品也会出现在以往以排他性自居的艺术博览会上,艺术创作领域也一直在涌现出大量商业出身的摄影师等等。

非要说区别的话,给我的个人感受是,商业摄影追逐商业服务价值,以商业客户和目标人群为中心,整个环境犹如一个巨大的无边界超市,而艺术摄影更追求艺术家创作者个人的精神独创性和艺术高度,整个环境更像是一个学术实验室。超市和实验室之间有无数互通的渠道。

自己的审美和甲方的需求发生矛盾时,你的做法是?

不断从中协调。有时为了完成团队项目必须做出妥协,商业项目说到底要以客户为中心,执拗的美学坚持在很多项目里行不通。只有自己的能力和资源到达一定程度才有底气和甲方、客户爸爸谈判。其实还是看自己如何取舍,不想妥协的话就拒绝或者退出,当然前提是要有商业合作契约精神,不要给其他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对于摄影来说,后期是怎么样的存在?

个人认为后期可以说是一种不可或缺但是又需要保持边界和距离的微妙存在。话说回来,后期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下其边界已经很难去定义了,关于后期的定义和轻重拿捏个人觉得一定程度上已经逐渐失去了在学术语境下讨论的必要。

更多艺术留学知识关注公众号:KDA课达艺术

版权声明:本文由艺术留学网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