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内瓦大学建筑学院

转自:匠山行记

"

文学与建筑

文学与建筑作为创作的不同门类,两者之间存在着诸多的差异。如文学是语言艺术,体裁众多,表现形式不被拘束;建筑属于空间艺术,表现方式受到经济、政治、宗教等方面的影响;建筑注重装饰,文学讲究修辞等。人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使他人能够懂得。艺术作品也有这一功能。艺术家通过各种手段和媒介来表达自己的观念和思想。

01 卡夫卡城堡 —《城堡》

卡多·波菲尔,西班牙,1968

02 马萨葡萄园岛住宅 —《白鲸》

斯蒂文·霍尔,马萨诸塞州,1988

03 巴别塔图书馆 —《巴别塔图书馆》

安德鲁·伯恩海默,概念项目,2013

01

卡夫卡城堡 —《城堡》

卡多·波菲尔,西班牙,1968

▲建筑外观

“主人公K前往城堡应聘土地测量员,在长途跋涉后,终于在半夜抵达城堡管辖下的一个贫穷村落的招待所。那里,筋疲力尽的K遇到了形形色色的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平民。城堡虽近在咫尺,但他费尽周折,筋疲力竭,却至死也未能进入城堡。”

——《城堡》弗兰兹·卡夫卡

▲建筑外观

站在小丘上俯瞰西班牙的地中海海岸,那里有一座古怪的结构,若不注意很容易误以为是一大堆被遗忘的石块。这就是卡夫卡城堡,建于1968年,它是西班牙后现代建筑师里卡多·波菲尔(Ricardo Bofill)早期的作品之一。

▲建筑外观

波菲尔以发人深思的纪念碑式公寓楼闻名,尽管他后来的作品沉浸于后现代历史主义,模块化与数学计算衍生出的卡夫卡城堡和任何本土或国际建筑传统完全脱离,现在如此,上世纪六十年代亦是如此。

▲建筑内部

里卡多·波菲尔1939年生于巴塞罗那,在巴塞罗那建筑学校和瑞士日内瓦建筑大学就读后回到西班牙开始了自己的建筑实践。1960年,他成立了一个名为“泰勒建筑事务所”的跨学科团队,在接下来的十年里设计了多个公寓综合建筑体。

▲建筑形态

里卡多·波菲尔泰勒建筑事务所(RBTA)的每一个项目都在探索一个共同的主题:空间设计对使用者活动的影响。波菲尔也展现了从诗歌和文学作品汲取灵感的偏好,卡夫卡城堡就是一例。

▲建筑形态

在卡夫卡未完成的遗作中,主人公K来到一个视觉与行政上被附近一座城堡管辖的村庄。K声称自己是城堡委任的土地调查员,但他被这个不可及的权威认可的希望被固执的村民和高傲的地方官员击碎。卡夫卡意图的结局是,K直到精疲力竭临死之时才终于获得了居留许可。

▲建筑形态

考虑到卡夫卡城堡碎块式的外观,不是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波菲尔会选择这样一个描绘极端官僚主义的小说来为其命名。这可能仅仅是一个反讽性的称呼,但建筑外观的疯狂实际上内有逻辑。

▲建筑平面图

组成城堡的无数立方体结构单元的分布是由多个公式确定的:一个公式确定多少单元模块连接到两个交通核心筒,另一个确定绕核心筒分布的单元模块的高度。这些公式被应用到每个垂直核心筒,计算所得融合起来形成一座建筑物,两者合成所产生的独特空间情况掩藏了生成它们的周密计算。

▲建筑剖面图

与住宅公寓相配,卡发卡城堡还包含一个游泳池、桑拿房、酒吧以及多间餐厅。尽管城堡的形式设计与西班牙传统截然不同,功能上它并不是非典型的。居住单元围绕垂直核心筒堆积不是一个独一无二的概念——在波菲尔设计卡夫卡城堡的同时,摩西·萨夫迪在蒙特利尔的Habitate ‘67运用了相似的手法。

▲建筑室内

每一套公寓由多个立方体组成,其中的每一块含有一个或两个重要的空间或功能元素:比如,一个模块可能含有一个卫生间和一个卧室,与它相连的模块含有客厅和餐厅。一套公寓中的不同模块高度不同,因而将外部空间的多样性带入室内居住环境。

▲建筑模型

卡夫卡城堡形式策略不同寻常,它的施工建设过程也是一样。设计的实体模型完成后,RBTA着手于一种新的视觉表达方式,在尽量精炼信息的同时让施工者明白他们应当建什么。

▲建筑外观

这座壮观的结构曾经独自坐落在海边山丘顶,现在它有一整个公寓与独立屋社区相伴。不论时光如何变迁,当人们看到西班牙天空之下它独特的剪影,卡夫卡城堡会一直是他们的向往之物——就像它名称所来的文学城堡一样迷人而神秘。

02

马萨葡萄园岛住宅 —《白鲸》

斯蒂文·霍尔,马萨诸塞州,1988

▲建筑外观

1987 年,史蒂文·霍尔完成了伯科维茨-奥吉斯住宅,它位于玛莎葡萄园岛沙丘的高处,俯瞰着大西洋。这座木制建筑的细长矩形形状——从外表上表现出其气球框架结构——的灵感来自于赫尔曼·梅尔维尔在《白鲸》中对美洲原住民用鲸鱼骨头和兽皮建造的避难所的描述。

▲建筑外观

这座房子轻轻地触及了这片脆弱的景观,悬停在起伏的沙地上方高跷般的桥墩上。该设计——其线性外骨骼,特别是沿着阳台,引发了诗意的阴影游戏——也响应了严格的建筑规范,要求对湿地进行重大退缩,并限制了房屋在海滩上的能见度。

▲建筑外观

木结构的“骨头”包围了一个阳台,并将这座 2,800 平方英尺的三居室建筑抬高到连绵起伏的沙丘之上,后面有一座两层塔楼,里面有健身房、主卧室和浴室。一架梯子从二楼的甲板通向三楼的瞭望台,让人想起梅尔维尔的航海影响,并提供了海滩上下的居高临下的视野。

▲建筑图纸

该住宅于 1986 年获得 P/A 奖,并于 1988 年竣工。不过,所有这些认可都无法使它免于被拆除——在后来的业主想要扩建之后,情况就更糟了。他们的工程师宣称它结构不健全,到处都腐烂了。业主没有重建它,而是将房子推倒并出售土地。

▲建筑外观

这个悲惨的结局让人想起梅尔维尔故事的另一个方面:我们将永恒的幻觉归因于我们建造的结构,无论是建筑物还是船只。玛莎葡萄园岛的“坚固的甲板”最终在“大海的巨大裹尸布”面前“全部倒塌”,就像裴阔德号一样,被白鲸的肌肉和骨头击碎。

03

巴别塔图书馆 —《巴别塔图书馆》

安德鲁·伯恩海默,概念项目,2013

▲概念图纸

作家凯特·伯恩海默 (Kate Bernheimer) 和建筑师安德鲁·伯恩海默 (Andrew Bernheimer) 兄妹二人策划了一系列作品,其中不同的建筑师探索童话般的家庭结构与建筑的想象力领域之间的密切关系。

▲概念图纸

《巴别塔图书馆》是阿根廷作家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写的一个可怕而美丽的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图书馆,里面收藏着所有曾经写过和尚未写完的书籍。图书馆是无等级排列的;所有的卷——从最基本的到最深奥的——在这个无限的空间中都同样重要。

▲概念图纸

图书馆的许多参观者——兴高采烈、教条主义和痛苦的类型都有——在走廊里互相掐死。他们从空气井中掉下来并死亡。

他们要么哭泣,要么发疯。绝望的角色躲在浴室里,“让骰盅内的金属盘发出嘎嘎声”,希望能通过心智读取电话号码,找到缺失的规范文本。另一些人则被“卫生的、禁欲的愤怒”所征服,站在整面书墙前,举起拳头谴责这些书卷。

▲概念图纸

博尔赫斯的语言是日常的——这个故事是市政祈祷。说世界是一个无限的图书馆,而我们是注定走向美丽和失败的疯狂朝圣者,这并不是说一个神秘的事情,而是一个真实的事情。童话是真实的;巴别塔图书馆是真实存在的。

▲概念图纸

图书馆的大小。单个六边形图书馆单元的规模不大,给人一种个人规模和亲密感的错觉,这似乎既合理又可以理解。随着这种自负的程度逐渐展开,图书馆的不可理解性变得清晰起来,所有知识都近在咫尺的幻觉也随之消失。

▲概念图纸

设计师推测了如何建造这个结构——它既完全普通又不可能。在单个单元或单元集群的规模上,这是很容易想象的;然而,通过将其扩展至故事所暗示的一小部分,就遇到了故事中的神奇故障。充其量,人们对图书馆的了解,就像我们对宇宙的了解一样,是有限的。

结语

从古至今,文学与建筑文学艺一直是联连贯通的,文学艺术与建筑艺术有着共通的语言,也有着沟通互取的必要。不论是建筑还是文学,如果离开了相互的启迪与包容,都不可能被正确的理解和开发,只有将文学与建筑放在同一坐标下研究才会诞生出伟大的作品,像两株连理的长生木一样共荣共生。

参考资料:

1.有没有什么建筑是根据某一文学作品而建的?- 知乎 (zhihu.com)

2.https://www.archdaily.cn/cn/942249/ad-jing-dian-qia-fu-qia-cheng-bao-li-qia-duo-star-bo-fei-er-jian-zhu-shi-wu-suo

3.https://www.architectmagazine.com/design/buildings/steven-holls-house-at-marthas-vineyard-a-poignant-loss_o

4.https://placesjournal.org/article/fairy-tale-architecture-the-library-of-babel/?cn-reloaded=1&cn-reloaded=1

编辑 郭子萱

责编 YenYen

版权声明:本文由艺术留学网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