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出国留学

对民国时期的中国留学生们来说,吃饭就成了大问题,很多被逼无奈的知名人士在留学时都违背了「君子远庖厨」的「古训」。

国外的大学并不都像国内一样,有宿舍、有食堂,民国的留学生们常常要自己赁屋而住,或借食于房东,或自觅于餐馆。然而对于吃不惯西餐的留学生们来说,中餐馆不正宗不说,价格上也要比西餐还贵,唐人街上的中餐馆更是实力「坑同胞」,因此,自己做饭常常成为客居海外的学子们的重要选项。

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刘半农在法国攻读博士期间,生活条件不好,并且拖家带口,为了省钱,他几乎从不在外面吃饭。幸运的是当地鲍鱼等小海鲜比较便宜,甚至便宜到用他来待客会让人觉得不礼貌的地步。后来赵元任的妻子杨步伟在美国时,还以擅长用「美国特产」做饭而在美国的留学圈中颇负盛名。

即便有钱,想在留学的几年间一直吃「馆子」,也是不容易的。比如在刘半农之前,当时生活条件也算不错的徐悲鸿、蒋碧薇夫妇就在巴黎留学期间吃了一段时间的「馆子」,却有了以下感慨:「住旅馆,吃定时,虽然方便省事,可是天长日久,想想很不合算,于是我们租好了房子,立刻自己开伙。」

著名的散文家、浪漫诗人朱湘被鲁迅称为「中国的济慈」。即便是浪漫如斯的一个人,也多次在给国内亲友的书信和回忆录中记载过在国外「吃饭难」的不堪现实。穷困潦倒的他即使自己做饭好像也难以为继,身为南方人的他甚至找各种借口吃面度日。直到后来,他发现美国人不吃的猪油很便宜,靠猪油度过了一段艰难的岁月。

同样是在法国,郑振铎作为专家学者短期访问法国的时候也选择了「自炊」,但境界就比求学的刘半农高出太多了。除了经济因素,郑振铎更喜欢到饭馆里见识各地美味,然后自己在家尝试。比如他曾专门去犹太餐馆吃「鸡杂饭」,回到家用甚至更多的钱做了一道同样的菜,并成就感十足。

出身名门的民国社会活动家郑毓秀在法国留学工作十余年之久,她在巴黎的寓所是可以与林徽因在北京的「太太客厅」相媲美的「巴黎客厅」。有人这样评价:「郑为中国女子留法大学毕业第一人……家本殷富,人复开通,所居结构绝佳,家疱优精,座客常满……人目为社交之花,或称为使馆第二,华人游法京者,无不啧啧道郑女士也。」

与前面提到的相比,赵元任可以说是很有口福了,他的妻子杨步伟以厨艺而声闻美邦。抗战期间,杨步伟就在耶鲁大学所在地纽黑文卖中餐为国赈灾,要知道当时整个纽黑文地区连中餐馆都还没有。当时美国的批发市场上,鸡翅、鸡胗、鸡肝等食材几乎是不要钱白送的,她就靠这些东西让赵元任家的客厅也常常高朋满座。

版权声明:本文由艺术留学网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