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留学家长关注的问题

时至年末,又到了一年数据复盘的时候。每年康石石东家在进行数据复盘的时候都会发现有意思的一点:一开始有意向进行询问艺术留学的,七分之六都是孩子自个,大部分家长只有在缴费签署合同时才会现身。数据显示家长越早参与到孩子艺术留学过程中,孩子的成绩往往越好。

总说受中国古文化的影响,中国家长对教育的关注程度是最高的,但关于艺术留学这件事,家长的关心,是不是有点太晚了?

如果爱的方式不对,关心的太晚,没有花费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共同陪伴孩子成长,换位思考了解孩子真正的需求学习新鲜事物,很容易让“爱”,变成了阻碍……

01 关心的太晚,智商高也得交“智商税”

一则真实新闻:

2019年被大众成为科幻元年,各家教育机构班的诸位也不甘落于马下,今年一家儿童培训班发明了一项诡异无比的课程——“量子波动速读”。

据机构课程介绍忽悠,这是孩子们正在开启体内小宇宙,以量子能量引导大脑,最终可以实现用1-5分钟一目十行地看完10万字的书,并且能把内容完整复述出来。并且机构还为此课程写了slogan:翻得越快,你和宇宙的距离就越近!

绝了,刘慈欣看了想写四体。

还有更离谱的升级VIP版“量子波动速读+超感知”,看书连看都不用看了,直接翻就行。

来源腾讯视频

奇闻共赏之余,我们来看一下这门课程的行情。这门课程的源头——号称中国全脑教育机构龙头企业的“脑立方”培训中心,靠着“蒙眼辨色”、“七天成诗人”、“过目不忘”等与量子波速读同样玄乎的课程,三年间在全国发展了120多个教学点,学生数量上万。

这样玄乎的培训班,收费自然不会低到哪去,少则三万元,多则六万元的高科技科技,行情十分火爆。在这些缴费的家长当中,还有网友表示:很多受过高教育的家长也踏进圈套,与家长学历无关。

诸如此类的“智商税”在教育领域层出不穷,在艺术留学领域也是司空见惯。康石石之前谈过许多,在此不一一列举。但这些智商税,真的是因为中国家长“笨”,没有基本的常识与辨别能力吗?

康石石与许多家长在谈及他们自己擅长的领域,比如职场、官场、商场、房地产等等领域时,发现他们其实头脑敏捷思路清晰,非常聪明。跟“笨”这个字一点关系都没有,可见,这些“智商税”与受众的智商没多大关系。

所以是哪里出了问题?为什么在熟悉的领域能够叱咤风云的他们偏偏在这个领域就能够轻易的被各种花里胡哨的理论、经不起推敲的权威、羊群效应的案例所迷惑?

毫无底线的无良商家自然是第一罪魁祸首,但是这“智商税”也是牢牢的抓住家长望子成龙的同时又没那么多时间去耐心分辨真假的痛点,关心则乱,关心的太晚更容易乱。

02 关心的太晚,能说的只有“我支持你”或者“我不支持你”

对于大部分家长来说,不管是教育还是艺术留学都是他们完全陌生的领域。按照人的本性,平常整天盘核桃喝凉茶的父母如果突然有一天走进了完全陌生的二次元手办店里买手办,那么便只有——爱,这一种可能。

父母还会习惯用自己的过往成功经验来判断新鲜事物:这个手办质量好不好?能用多久?店里卖的最好的是哪一个?他们不太能够理解,不算便宜的手办购买只是为了个人喜好,销量高不高一点都不重要。

当对孩子的爱让父母走到自己完全陌生的领域,如果关心的太晚会产生很大的化学反应。放在手办的例子中,这是生活中的小确幸,不管买的礼物最终是否合孩子心意,父母为了爱愿意为孩子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尝试去了解孩子,而非用金钱搪塞,本身便是非常温暖能拿高考满分作文的故事。但如果切换到艺术留学,便马上变成了hard模式,爸妈孩会由于对艺术留学认知的不同步产生一连串矛盾:

关于就业:你这个专业留学回国找得到好工作吗?养活的了自己吗?关于机构:这个机构哈佛的来教你啊,多好,就这个吧。关于国家:美国?太危险了……英国?人太多了……北欧?太远了……日本?不去!……

争吵过后只剩下孩子的一句:算了,反正说了你们也不懂。

空气凝固,又一场沟通宣告失败。父母认为孩子大了,翅膀硬了,一回家就窝在房间里玩手机不爱父母了,更越来越拒绝沟通或不爱沟通;孩子也认为父母很烦,明明不懂,却倔强得像二战时期的老兵。

不管站在哪方的立场,好像都没错。

彼此都忽略的是,当孩子已经提出想要艺术留学的需求,便是已经做好了充分的调研以及心理准备。家长此时才开始关心,已经与孩子产生了巨大的信息不对称,与孩子在艺术留学方面的优势只有经济能力,加上中国式家长固有的权威态度,很容易用固有经验去判断,只能说出我支持你,或者我反对你。

建立在对一个领域毫不了解基础之上的态度,不管是“反对”还是“支持”,总归是容易引发矛盾的。本来的信息不对称,又引发了父母与子女之间情感不对称的错觉。

03 关心的太晚,需要孩子与父母共同努力

艺术留学这件事,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

▼康石石东家考上pratt、sva、saic动画专业H同学的妈妈说:她一直觉得陪孩子艺术留学这段路走到后来,不是我带着孩子成长,而是孩子在带着我成长。

▼康石石东家考上伦艺视觉传达专业的L同学说:父母不同意我艺考,在大学一两年内一直在进行沟通,软的硬的都试过了,最后他们觉得我好像真的很喜欢,就同意啦(点击图片查看全文)

▼康石石东家考上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芬兰阿尔托大学、获全额国家公费艺术留学资格服装设计专业的H同学家长说:孩子艺术留学这段成长,家长不能缺席。对孩子的想法要进行筛选,否则,不是太失职了吗?(点击图片查看全文)

康石石从业的这些年当中,确实能看到中国艺术留学生家庭的很多问题。有些孩子根本不想家长过问,只要交钱就行了;有些家长坚持自己的判断,一切都替孩子做决定;有些家长与孩子的矛盾甚至无法调和,最后不了了之……

爱的初衷总归是没有错的,但是如同善良需要长出牙齿一样,爱的教育也需要正确的学习方法与智慧,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中国用了40年走过了发达国家200年的路,时代变化的速度是惊人的,一代人和一代人的价值观、知识结构差异特别大。想要不鸡同鸭讲,建立起良好的沟通,缺少不了以下三点:

1.需要彼此爱、尊重、认可对方是独立个体的基础

2.需要漫长的时间

3.需要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起码在艺术留学这件事上,双方可以多一点耐心、包容和时间,共同学习与进步,建立起共同的认知——不要关心的太晚了。

不知道如何起这个头?或许可以从转发这篇文章给对方试试。

如果对作品集或艺术留学还有更多疑问,欢迎私信康石石:

版权声明:本文由艺术留学网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