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导读目录:
- 1、中国大学排名2025完整榜单
- 2、中国大学的排名前十名
- 3、全国所有大学学校排名
- 4、中国的大学的排名
- 5、中国大学排位次排名榜
- 6、目前国内大学排行榜
中国大学排名2025完整榜单
1、第九名:华中科技大学,工科与医学融合发展,机械工程、临床医学等学科优势明显。第十名:西安交通大学,老牌工科强校,能源动力、电气工程等学科全国领先。单科性大学TOP1(部分类别)医药类:北京协和医学院(主榜参考排名14)。财经类:上海财经大学。政法类:中国政法大学。语言类:北京外国语大学。
2、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蝉联全国前二。浙江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列第三。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并列第五。中国人民大学位列第八。哈尔滨工业大学位列第九。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位列第十。第二个版本是艾瑞深校友会网发布的2025中国大学排名800强榜单:北京大学排名第一。清华大学排名第二。
3、综合排名前十: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连续11年蝉联全国三甲;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位列全国前五;其他位列全国前十名的大学依次为南京大学(第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七)、武汉大学(第八)、华中科技大学(第九)、西安交通大学(第十)。
4、中国大学排行榜(CNUR)2025年:清华大学:蝉联全国第一。北京大学:蝉联全国第二。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列第三。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并列第五。中国人民大学:第八名。哈尔滨工业大学:第九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十名。
5、综合性大学排名(主榜):上榜高校589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连续11年蝉联全国三甲;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位列全国前五;南京大学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武汉大学第华中科技大学第西安交通大学第十。
中国大学的排名前十名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连续11年蝉联全国三甲。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位列全国前五。南京大学:第六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七名。武汉大学:第八名。华中科技大学:第九名。西安交通大学:第十名。
软科排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前十: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不同机构的中国大学排名会存在差异,综合多方面信息,排名前十的大学通常有以下这些:清华大学:工科领域领先,计算机、机械工程全球前10;有12个A类专业,62个硕士点和博士点;2025年新增量子信息研究院。北京大学:文理医全面强势,基础学科与法学院国内第一;近年来在人工智能伦理等交叉学科建设表现突出。
全国所有大学学校排名
1、以下是2024校友会全国高校排名前100的学校名单:排名1 - 10: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
2、比较好的一本大学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等。
3、一种排名结果是:上海交通大学位列第一,该校在统计学领域有着卓越的研究实力和教学质量。复旦大学紧随其后,排名第二,该校统计学专业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中国人民大学排名第三,该校在统计学教育和研究方面有着深厚的底蕴。
4、总体排名情况:软科2024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共有594所本科高校入选,而非500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稳居前三,连续十年保持领先地位。百强高校特点:“双一流”高校占比高:百强高校中有90所为“双一流”高校。新晋百强高校:南京林业大学和贵州大学首次跻身百强,分别排名第93位和第95位。
5、法学类大学排名靠前的有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湘潭大学、武汉大学、安徽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清华大学、苏州大学等。
6、年电力电子专业全国大学排名依次为: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
中国的大学的排名
软科排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清华大学:蝉联全国第一。北京大学:蝉联全国第二。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列第三。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并列第五。中国人民大学:第八名。哈尔滨工业大学:第九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十名。软科2025年中国大学排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连续11年蝉联全国三甲。
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科顶尖,理工科近乎空白。武汉大学:文理兼容,校园人文好,部分学科被指“虚高”。华中科技大学:工医强,科研转化能力强,文科底蕴不足。中山大学:医学、管理学突出,珠三角区位好,学科精度待提升。西安交通大学:能动、电气传统强,西部科研重镇,区位制约人才引进。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11年蝉联全国三甲,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位列全国前五,其他位列全国前十的依次为南京大学(第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七)、武汉大学(第八)、华中科技大学(第九)、西安交通大学(第十)。
中国大学排名因参考机构不同而有差异,2025年部分权威机构给出的综合类大学排名情况如下: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前10: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年中国大学排名(部分)如下:在软科2024中国大学排名(主榜)中,上榜高校共有594所,其中排名前十的大学依次为:清华大学:连续多年蝉联全国第一,是中国顶尖的高等学府之一。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齐名,同样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领军者。浙江大学:连续10年位列全国三甲,学术实力强劲。
中国大学排位次排名榜
1、综合性大学排名(主榜三甲):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全国前十名依次还有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单科性大学排名:医药类:北京协和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位列前三,上榜高校有59所。
2、根据CNUR网站发布的2025年ABC中国大学排名,非985建设的211院校(纯211)的排位情况如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位列纯211院校第一,全国总榜第34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并列第二,全国总榜第35名。南京理工大学位列第五,全国总榜第38名。北京交通大学位列第六,全国总榜第39名。
3、沈阳大学在不同排名体系中的2025年全国排名有所差异,具体如下:软科排名第267位,武书连排名第561位,校友会排名第170位,金平果排名第487位。目前国家教育部门未发布权威大学排名榜单,第三方机构排名仅供参考。在软科2025中国大学排行榜里,沈阳大学排第267;校友会2025中国大学排行榜中,排第170。
4、燕山大学蝉联省内第一,全国排名第61位。河北大学位列第二。河北医科大学位列第三。河北工业大学和河北师范大学分别位列第四和第五(但根据校友会2025中国大学排名的另一结果,河北师范大学跃居省内第五,全国排名第137位,此处存在不同排名结果的差异)。
目前国内大学排行榜
1、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连续11年蝉联全国三甲,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位列全国前五,其他位列全国前十名的大学依次为南京大学(第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七)、武汉大学(第八)、华中科技大学(第九)、西安交通大学(第十)。
2、综合国内外主流大学排行榜及学科评估等维度的中国大学前100排名如下:1 - 10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3、综合排名:前10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11 - 20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山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四川大学、东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
4、根据2024年武书连大学排行榜,中国大学综合实力前10名分别为:清华大学:再次蝉联榜首,展示了其强大的综合实力和科研实力。浙江大学、北京大学:紧随其后,分别位列第二和第三名,体现了这两所大学在国内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5、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大学。此排名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两项一级指标,人才培养含本科生培养、研究生培养;科学研究含自然科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论文引用胜者。此外,2025年4月15日软科发布“2025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稳居主榜(综合性大学排名)前三位。
6、- 100名: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苏州大学、深圳大学、暨南大学等。不同排名的评价标准和侧重点有所差异,如DeepSeek版侧重战略价值,非纯学术指标;ESI排名依据科研数据;综合多维度排名结合了国内外主流大学排行榜及学科评估等。
以上就是关于高校排名大学榜的相关介绍。留学申请中选校固然重要,但是专业的选择也不可小觑!要结合以后的职业规划、发展前景等,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专业选择。
版权声明:本文由艺术留学网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