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馆的给的薪水都很低,甚至还经常加班”
“留学生在中餐馆一般都是刷盘子倒垃圾”
这些传言我在不同国家都曾听说过,但至少在我打工的这家店,幸运的我还没经历过。
和美国不同,荷兰的非欧盟学生在上学期间每周工作16个小时是合法的,而在假期(6-8月)甚至还可以全职工作。
说实话,欧洲学生一边上学一边打工很常见,我的同班同学有三个在餐厅工作,还有两个从去年开始就一直在送外卖。当他们听到我也开始打工的时候,纷纷表示:这些钱交房租应该是够了,起码比我们的实习项目挣得多。
当然,比起五位数的学费,工资不过是零花钱,在中餐厅更有意思的是开始了解真实的社会的人间烟火,特别是那些在校园的日常生活中很难接触到的人。
本文将为您介绍:
中餐厅与移民历史餐厅是个小社会中餐厅与移民历史作为一个人口只有不到两千万的国家,荷兰的中餐厅数量却不少,根据Dutch News的一篇报道,2019年荷兰仍然有1600家左右中餐厅。
虽然和上世纪70年代的中餐厅的巅峰时期的2000家不可同日而语,但比起其他亚洲餐馆,中餐馆有着拥有不可撼动的地位。
如果说美国有不少类似于“左宗棠鸡”的假中餐,荷兰的中餐特色便是和印尼菜或多或少的混合。
2021年,中国-印尼餐饮文化甚至被列入了荷兰的非遗历史名录。在我打工的这家中餐厅,他们管炒饭叫Chinees Nasi,炒面叫Chinees Bami,因为荷兰人对印尼的炒饭炒面印象十分深刻。饭前有免费的Krupuk(印尼虾片),有的顾客喜欢配上随处可见的的印尼风味Sate酱,而甜点菜单里有一道菜叫Pisang goreng(炸香蕉)。然而我去过的印尼餐厅为数不多,并且大部分是只做外卖的小店,目前还没发现他们在卖中国风味融合菜,当然,也可能只是我还没发现罢了。
印尼炸香蕉
和城里其他受年轻人欢迎的中餐厅不同,来打工之前我竟从未听说过这家已经经营了几十年的餐厅。后来我发现这也情有可原,毕竟会说中文的顾客极为罕见,一个月只能见到一两个而已,大多还都是周边国家的游客,并不是本地人。
来就餐的人大多说荷兰语,偶尔会有说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语言的游客或者定居的外籍人士,这也基本符合荷兰大城市的人口构成。自然而然,餐厅卖给顾客的菜不能算是最典型的中餐,比如卖的最好的菜品其实算是一道融合菜:番茄风味的龙虾伊面,反而是每晚的员工餐最为正宗。
荷兰的中餐厅不少,风味差别也很大,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粤菜东北菜到大盘鸡海鲜锅都有。多数年轻人和留学生群体喜欢去吃特色菜像是火锅或者川菜,而这些未改良过的川菜对于西方人来说明显太辣了。也有一些小型外卖店会和印尼菜结合,售卖改良版的中餐迎合当地人。
不少华人也会选择开寿司店、薯条店等更为方便快捷的小店,或者是烧烤、甜品等等更受欢迎的小吃。但是城中历史最长的几家中餐厅无一例外是粤菜,这也和广东香港沿海一带移民历史更长久有关。
虽然大多数中国移民群体目前在荷兰仍然从事餐饮业,但最早来到荷兰的中国移民其实是海员:上世纪二十年代,鹿特丹的唐人街曾经是欧洲最大的华人聚居区。而后受经济大危机影响,中国海员们很难找到工作,与此同时,货运船的燃料供给也从煤炭变成了石油,很多本来在船上烧火的工人也因此失业。
这些失业者开始在大街上兜售自做的花生饼干(pindakoekjes)谋生。二战爆发之后,为了生存,德占时期的中国移民生活情况也并不乐观。仅仅在Staphorst集中营里,就有至少2000中国移民曾经被迫从事修路和建筑工作,就像那些曾经在美国修铁路的华人劳工一样。在此期间,许多中国移民离开了荷兰。直到几十年后,随着印尼的独立和中国的改革开放,更多华人来到荷兰,才促成了上文所提到的中餐厅的巅峰时期。
花生饼干小贩
餐厅是个小社会我工作的这家餐厅也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创办,老板早年从香港来到荷兰,想必也是经历了一番波折才开始了这番事业。直到今天,老板仍然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看管餐厅,忙碌时也亲自接待客人,用他的话说,这里就像他的家一样亲切。
很多顾客和老板大概是熟识,见面会像朋友一样一起聊天喝酒,他们讲荷兰语,英语,粤语或者普通话。这时候我经常在想,作为住在荷兰这么多年,能讲流利荷兰语的移民,他们经历了全球化的顶峰时期,大概也从全球化过程中获益不少。
其实我去中餐厅打工的动机并不只是想挣点零花钱,应课业要求,我本想做一个关于在荷中国移民的研究项目,而中餐厅无疑是我了解这一群体的突破点。虽然后来项目方向有所改变,但是我仍然在中餐厅获得了不少新知。
年龄较大的亚裔移民从某些方面符合常规的种族刻板印象,比如能吃苦:几个全职的员工虽然每周双休,但是每天的工作时间是中午11点到晚上11点,只有中间空闲时间可以休息(但毕竟和躺在家里的感觉完全不同,更不要提老板一周六天都会呆在餐厅)。
美国纽约一家中餐馆,图/Jkusachi CC BY-SA 4.0协议
而另一位和我一样每天下午5-10点来工作,仅负责吧台和饮品的同事也已经不太年轻了,当我问到他在这家店工作了多少年的时候,他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All my life,even longer than your age。
年龄二开头的我很难想象几十年如一日地去同一个地方工作是怎样的,也很难想象他和其他同事以及老板之间的绝对信赖关系。他让我想起我的爷爷奶奶辈,生活习惯极为节俭,总想着为餐厅节省成本:即使是桌上的名字牌也要把另一半有餐厅信息的部分剪下来当做名片。
较长的工作时间可能意味着他们并没有太多时间娱乐或者社交。对于老板来说,早年的辛苦经营也许已经让他习惯了所有生活都围着餐厅转的模式,而且约见朋友的社交生活都可以在餐厅进行。
至于年纪较大的同事们,我未曾问过他们下班之后喜欢做什么,有什么娱乐方式,作为整个餐厅唯一一个既不会说荷兰语也不会说粤语的人,他们的闲聊我也仅能抓到只言片语。也会偶然瞥见在顾客不多的时候,有的同事会拿出手机打开抖音快手,看看短视频休闲一下。而年龄和我相差不多的同事会和我一样想着早点下班,也许他们有更多自己的安排。
海牙唐人街,图/Pvt pauline CC BY-SA 3.0协议
尽管我还没有学会如何用一只手端两道菜,但是我已经掌握了如何优雅的抱着六个残羹剩饭的盘子走来走去。毕竟我在家都经常摔碎杯子,在餐厅里摔碎甜品杯、酒瓶和花瓶也就不足为奇。后来,当我看到老板有时候也会不小心打碎盘子的时候,心里突然好受了很多。
最近是荷兰的半封锁时期,面对连破纪录的感染人数,政府不得不要求餐馆五点关门,我也因此暂时失去了这份工作,但是老板笑着说欢迎我去找他们聊聊天。
你心中的中餐厅是怎样的?发生过哪些有趣的故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由艺术留学网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