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否认鼓动乌克兰打击莫斯科 俄强硬回应“最后通牒”

美国总统特朗普15日就俄乌冲突表态称,“不站在任何人一边”,同时否认曾鼓动乌克兰打击莫斯科。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里亚布科夫同日表示,任何对俄方设置条件甚至最后通牒的企图均不可接受,如果外交途径行不通,俄罗斯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将继续。乌克兰议会当天批准再次延长国家战时状态,还批准暂时退出《渥太华禁雷公约》。

7月1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华盛顿白宫回答记者提问。新华社记者胡友松摄

特朗普:“我不站在任何人一边”

特朗普15日在白宫南草坪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说,乌克兰不应将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作为打击目标。此前,有报道称特朗普曾鼓动乌总统泽连斯基用远程武器袭击莫斯科。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报道,特朗普被问及是否认为乌克兰应以莫斯科为目标时作此表态。就美国是否会向乌克兰提供远程导弹,特朗普回答说:“不,我们不会这么做。”

被问及是否站在乌克兰一边时,特朗普说:“我不站在任何人一边。”他同时表示,俄罗斯总统普京应在50天的“最后期限”内同意停火协议,否则将面临制裁。

据英国《金融时报》15日报道,特朗普日前同泽连斯基通话时,曾鼓动乌方加大对俄领土打击力度,甚至询问如果美国提供远程武器,乌克兰能否打击莫斯科和俄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白宫发言人稍后否认这一说法,称《金融时报》断章取义。

报道以两名知情人士为消息源透露了特朗普同泽连斯基4日的通话内容。特朗普在通话中问道:“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你能打击莫斯科吗?……你还能打击圣彼得堡吗?”泽连斯基回答说:“当然可以。只要你给我们武器,我们就能。”

俄副外长:对俄最后通牒企图不可接受

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里亚布科夫15日回应特朗普涉俄相关表态时表示,任何对俄方设置条件甚至最后通牒的企图均不可接受,如果外交途径行不通,俄罗斯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将继续。

图为2020年6月22日,俄罗斯副外长谢尔盖·里亚布科夫抵达位于奥地利维也纳的下奥地利宫参加美俄新一轮军控对话。新华社发(乔治斯·施耐德摄)

里亚布科夫当天在莫斯科对媒体表示,俄方上述立场“不可动摇”,希望美国和北约“极其严肃地对待”。他说,俄总统普京曾不止一次说过,“我们愿意谈判,外交途径对我方来说更好”。

特朗普14日说,美国将通过北约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并称如果俄罗斯没有在50天内同乌克兰达成和平协议,美国将对俄罗斯征收“非常严厉”的关税。

俄副外长格鲁什科15日在莫斯科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俄方对美方打算通过北约向乌克兰提供武器持否定态度,这再次证明“北约实际上对和平没有兴趣”。

就特朗普威胁对俄征收“非常严厉”的关税,格鲁什科说,美方的这一表态让人“莫名其妙”,“任何协议都要以谈判为前提,但乌方目前缺席谈判”。他指出,美方14日的表态没有呼吁乌方回应俄方谈判意愿,这表明西方对促使俄乌顺利完成谈判并无兴趣,再次证明北约国家真正关心的是如何让冲突延宕,以便消耗俄罗斯。

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15日说,围绕举行第三轮俄乌直接谈判的日期,俄方正在等待乌方提出建议,但迄今尚未收到相关提议。从欧洲方面日前的表态来看,他们更想看到冲突加剧,美国、北约和欧盟方面的相关决定“似乎在向乌克兰方面发出继续战争的信号”。

乌议会再延战时状态批准暂退禁雷公约

据乌克兰国家通讯社15日报道,乌最高拉达(议会)当天投票通过了总统泽连斯基14日提交的关于再次延长国家战时状态和军事动员90天的总统令草案。

7月10日,在乌克兰基辅市舍甫琴科夫斯基区,救援人员拆除在空袭中受损的居民楼。新华社发(彼得·德鲁克摄)

报道援引乌议员雅罗斯拉夫·热列兹尼亚克的话说,320名议员投了赞成票,而通过法案所需的最低票数为226票。

根据草案,乌克兰国家战时状态和军事动员将在8月6日到期后延长至11月5日。这是自2022年2月俄乌冲突升级以来,乌最高拉达第16次批准延长该法令。

此外,乌克兰议会当天还投票批准乌克兰暂时退出《渥太华禁雷公约》。

报道援引乌最高拉达有关解释性文件称,乌方退出该公约的一大原因在于,乌俄双方在禁雷方面处于“不对等”地位,因为俄罗斯不是《渥太华禁雷公约》的缔约国,这为俄方“创造优势”并限制乌方有效自卫能力,在乌俄彻底停战前,乌方将暂时退出该公约。

《渥太华禁雷公约》于1999年正式生效,公约禁止使用、储存、生产和转让杀伤人员地雷。2005年5月,乌最高拉达批准乌克兰加入该公约。泽连斯基6月29日签署法令,批准乌克兰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关于乌退出《渥太华禁雷公约》的决定。乌内阁随后启动退出公约程序。

国际观察|美国“新动作”会如何影响俄乌局势

向乌克兰输送“爱国者”导弹系统、对俄罗斯威胁征收100%关税、提出50天内达成和平协议的要求……“预热”多日后,美国特朗普政府14日推出在俄乌问题上的一系列“新动作”。

美国媒体和专家认为,特朗普政府在俄乌问题上出现明显政策转向,但相关举措难以对俄乌局势和谈判进程产生实质性影响。美国的反复多变增加了俄乌局势走向的不确定性,但始终不变的是其以自身利益为重的“美国优先”政策。

欧洲盟友买单

特朗普政府14日宣布,将通过北约向乌克兰提供“爱国者”系统等武器装备,并威胁可能对俄征收“非常严厉”的关税及次级关税。在美方新举措中,有两点引起特别关注。

一个关注点是,特朗普说,美国的欧洲盟友而非美国人将支付购买“爱国者”系统等援乌武器的费用,称欧洲盟友“将运送武器并承担100%的费用”。

7月1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乘直升机返抵华盛顿白宫。新华社记者胡友松摄

访美的北约秘书长吕特表示,德国、芬兰、丹麦、瑞典、挪威、荷兰和加拿大均有意加入“重新武装”乌克兰的计划,通过北约向乌克兰提供军援。据报道,德美防长14日已就德国从美国采购“爱国者”系统援乌一事展开磋商。德国总理默茨先前宣布,德国计划从美国采购两套“爱国者”系统。

另一个关注点是,特朗普政府把关税作为施压手段,提出如果俄罗斯在50天内没有与乌克兰达成和平协议,将对俄收取100%的关税,并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等商品的国家征收“次级关税”。英国广播公司认为,所谓“次级关税”措施目的在于冲击俄罗斯经济,继而影响俄军战备资金。

专家认为,特朗普政府的俄乌政策发生明显变化,很大程度上缘于美方对俄乌谈判停滞以及俄方强硬立场的“挫败感”。特朗普曾经许诺会很快解决俄乌冲突,但迄今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美国智库外交关系协会高级研究员查尔斯·库普钱说,美国可能意识到,如果想在乌克兰问题上达成协议,就必须对俄施加更大压力。

乌俄一热一冷

乌克兰方面对美方新政策表示欢迎。乌总统泽连斯基14日深夜在社交媒体发文说,他当天分别与特朗普和吕特通话,感谢美国和欧洲愿意向乌提供更多“爱国者”系统,并称美欧还计划提供其他武器装备来击退俄方。

6月25日,在荷兰海牙,北约秘书长吕特在北约峰会期间出席新闻发布会。新华社记者赵丁喆摄

特朗普14日说,一套“爱国者”系统预计在“数日内”运抵乌克兰。据美媒报道,乌克兰目前只装备了6套“爱国者”系统。乌方曾表示,至少需要10套“爱国者”系统才能全面提升乌防空能力。

而面对美方高调宣布加大对乌军援力度并对俄发出关税威胁,俄方的反应颇为淡定。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14日说,“美国一直并将继续向乌克兰供应武器、弹药和军事装备”。

在俄方人士看来,俄方实现自身战略目标的意志坚定,美方援乌新举措对于局势影响有限。俄国家杜马(议会下院)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斯卢茨基认为,美国向乌克兰提供军援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前线局势,“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无论如何都会实现,无论是通过谈判还是在战场上”。

“美国优先”未变

舆论认为,考虑到特朗普政府政策反复无常的特点和“美国优先”的本质,各方并不看好美国在俄乌问题上的“新动作”能够取得实质性效果。

美国《纽约时报》文章说,虽然特朗普政府目前“改变了主意”,愿意向乌克兰提供更多武器,但考虑到特朗普政府经常“变脸”,乌克兰只能保持谨慎乐观。乌克兰军事专家阿纳托利·赫拉普琴斯基说:“特朗普今天心情好,明天可能就没心情了。”

7月10日,在乌克兰基辅市舍甫琴科夫斯基区,救援人员拆除在空袭中受损的居民楼。新华社发(彼得·德鲁克摄)

分析人士认为,不管特朗普政府在俄乌政策上如何“变脸”,不变的是“美国利益优先”。基辅市民杰尼斯·波尔季利丘克说,自己不会对美国抱有太高期待,“很明显特朗普政府从一开始就没有真的想要帮这里的人”。

美方反复强调,在对乌军援一事上,美国“只负责生产”,买单的是欧洲国家。美国《政治报》网站文章评论说,特朗普政府加大对乌军援力度依然遵从“美国优先”原则,对于特朗普而言,这次援乌终于让欧洲人“付了他们该付的部分”。

俄罗斯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副主席康斯坦丁·科萨切夫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说,“欧洲人会继续出钱、再出钱……美国援乌这笔交易只有一个受益方,那就是美国的军工复合体”。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版权声明:本文由艺术留学网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