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大学申请难度堪比前20

棕榈说:又是一年美本申请季落幕,又是一年的几家欢喜几家忧。

对于2023 Fall已经公开的数据,棕榈君看到了非常多的分析,相信同学和家长们也都感受到了形势的“艰难”。

基本就是陆高越来越难,海高越来越卷;如果ED不能录取,RD大概率一片哀鸿遍野。但同时,我们也能看到很多优秀的高中横扫一片顶尖Offer,不少顶尖牛娃手握好几枚藤校录取,陆高这边尤其明显。

当申请的成功与否,已经不能用单纯的分数来定义时,我们也想深究这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2022-2023申请季

最新录取数据汇总

我们先用2022-2023申请季最新录取数据说话,再跟大家聊聊这个申请季的大实话。

PS:为了让数据和对比更加直观,棕榈君根据学校官网、CDS,以及国内平台收集等信息源,整理出了三个信息非常详细的表格。如此精细的汇总,相信目前网络上也是独此一份。

表格一:

(数据如有遗漏,欢迎大家评论区补充~)

表格二:

表格三:

透过3个表格的数据,可以很直观的看到:

1,全美Top 15已公布数据的综合性大学,总录取率全都低于10%,最低是哈佛大学,仅3.41%,其次是“高冷”著称的加州理工学院和去年排名遭遇“滑铁卢”的哥大,都是仅约3.9%。

2,包括UC系统在内的大部分Top 30大学,中国学生录取数量相比往年,出现大幅度的“缩水”,只有南加大、佛罗里达、北卡教堂山、维克森林这几所学校稍有增长。

3,比较热门的学校RD阶段可能比前20大学更难进!最典型的就是纽约大学,总申请人数达到12万,纽约校区总录取率低至8%,且有3个本科学院录取率不到5%!

4,除了个别学校,早申请的录取优势非常明显。比如哈佛SCEA录取率8%,RD录取率2.5%;杜克ED录取率16.4%,RD录取率4.8%……能早申请⼀定要早申请。

以上这些“难”是透过数据能看到的,接下来棕榈邀请到棕榈导师总监Tina老师棕榈华南区负责人Roy老师,结合陆高、美高、海外高中的录取情况,聊聊数据背后的美本申请真相!

理工科录取整体很难,要做备选

近几年,纯理工科申请美本的中国学生,录取结果越来越不尽如人意。同学和家长们或多或少也都会听到很多SAT 1550+、托福110+,或是成绩全A的学生拿不到任何前20,甚至前30大学的录取Offer。

这与专业竞争程度、整体学生水平,以及顶尖学校更希望招收文理兼修的学生等都有关。

所以理工科学生申请时一定要有一些备选专业。比如社会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与社会、数字人文、空间地理分析、城市研究、城市规划与设计等。如果全部申请理工科或者CS、工程专业,很有可能最终录取的学校离自己的期待过远,甚至出现”全军覆没“的情况。

此外,如果你能做到文理兼修,有很强的理工科背景,又能展现出文科的素养,那么,顶尖文科大U或顶尖文理学院也可以作为申请的备选。

文科生录得好,不只是因为专业

从目前的专业申请来看,文科学生录取确实会更好,尤其是在冲刺藤校的时候。

但是这个更好,我们认为不见得是因为文科专业更容易录取,而是因为文科生更容易做出有特色的活动,也更容易打破同质化的僵局。

举例来说,理工科学生的活动经常有一堆竞赛,但无论是数学、物理、化学还是计算机,都是差不多的套路。竞赛之外就是教小朋友理科题目或者为其他同学辅导功课,即便有理工科科研,如果没有顶尖的奖项打底,很多文科生出身的招生官也不容易看出来厉害之处。

但是,文科方向的活动异常的丰富多彩。从写小说到开画展,从做倡导投票到写人文社评,从发起女权抗议到填词写歌,有很多种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去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这类活动非常符合藤校和顶尖学校想要培养社会和世界改变者的愿景,自然构成了文科生的申请优势。

这时候或许很多家长和学生就会想,如果理工科不容易录取,文科也比较难思考出有特色的活动,那么是不是冷门专业就更容易?

现实的情况是,即便是冷门专业,如果你没有很优秀的学术相关内容和活动打底,也有可能录取不好。

所以不要轻易尝试冷门专业,如果你不能在材料中展示出自己的热情和思考,没有成果,也不独特,冷门专业不会给你更多可能性的。

UC录取的严峻不只是陆高

加州一直是棕榈美本申请的大本营,光2023 Fall我们就收获了几百份UC热门校的录取Offer!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7枚)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27枚)

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33枚)

加州大学尔湾分校(38枚)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27枚)

……

但我们也很遗憾地看到:过去三年,加州大学中国学生的录取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这样的严峻不仅体现在陆高,连加州本地高中、州外美高也不能幸免。

对加州大学来说,哪怕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遇到伯克利和UCLA这种已经进入“掐尖录取模式”的学校,都有可能落榜。举例来说,几年前,如果IB预估分满分的学生,基本可以稳稳被伯克利和UCLA录取,但现在的形势是,你的硬件数据再好看,也可能铩羽而归。

而在见过这么多录取案例后,我们现在更倾向于认为,SAT1530和SAT1600、托福110和托福120,在实际申请中是没有太大区别的。

对于招生官而言,如果一个申请人只会学习,没有突出的兴趣爱好、领导力、独特的社区贡献、深度的社会问题思考,也没有经历过针对性带反思的学科问题思考,已经处于了劣势。

要知道,大部分学生没有独特的身份和背景,也没有经历过重大的个人挫折,那么在如今的内卷环境下,如果只有成绩拿得出手,大概率只会拿到偏离期待的录取Offer。

只做到文理兼修,还不够

从这几年的申请形势来看,想要冲刺到很好的前二十学校,需要文理兼修的活动已经是不变的事实。但文理兼修之上,我们需要看到的是,活动本身得切入到更奇特,更抓眼球,更特立独行的角度。

现在,顶尖学生的录取已经从单纯的学校报社主编或者学生会主席,到了要发起社会运动和改变社区现状的新阶段。这样的申请期待值,对学生的领导力和思考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换言之,文科方向活动做得越多的理科生,他们的录取也会更好。因为这群学生可以通过文科活动去展现自己理工科生硬外表下那颗柔软的心和独特的个性。

因此,如果你想要冲刺美本顶尖学校的理工科,一定要有文科活动和素养去平衡,这样你才有可能录到Top 20理工科强的学校,比如莱斯、华大圣路易斯、康奈尔、JHU、宾大、芝加哥等。

这些大学愿意招收大量理工科学生,但他们更希望招收全面发展的理科生,尤其是对于陆高生来说。

举个例子。

棕榈今年有一位录取结果非常好的广东学生。这位同学除了对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抱有学术热情外,还坚持了很多年的辩论,以及连续性的参与了贵州侗族大歌的文化宣传。

因此,除了理工科这条线外,他的故事里有非常多科技和人文结合角度的思考。因为他对自己所在的社区,包括自己的村子,侗族的村子,还有自己的同学群体都有做出贡献。

他还结合辩论经历去拓展自己的思考方向,让文书变得更有社会温度。展示了年轻一代人作为社会的奋斗主力,如何利用科技的力量去善待年长的人,以及如何应对老龄化的社会大趋势。

这样的文书已经不单纯展现了一个优秀的理工学生,而是凸显了一名有志青年想要让所有人老有所依的愿景和理想。

文书重要,但更重要是精神内核

现在几乎人人都有升学机构,学校里面顾问也会帮很多忙,这使得很多学生的文书,写作水平上区分度已经不大。

因此,如果不能写好文书,你可能更早的失去被招生官看到的机会。同时,我们也必须要思考,真正让文书决定录取与否的核心在哪里?

这就来自于申请人的精神内核,也就是学生通过文书、简历、活动列表、附加信息以及推荐信等各种材料呈现出的一个整体形象。

这个形象应该是真诚的,独特的,深入人心的,并且是充满激情的,能让人共情的,讨人欢喜的。

棕榈觉得这个内核可以总结为几点:

学生是否热爱正在做的事情?热爱的事情是否有成果?获得的成果是否有独特性?

文字不会骗人,声音不会骗人,真诚不会骗人,热情和热爱更不会骗人。

我们见过很多学生,他(她)可以取得很好的GPA,考出很高的标化,按部就班完成所有活动,写出文字优美的文书,他(她)是听话,认真,努力的好学生。但是,当我们反思为什么类学生录取不到最顶尖的学校时,我们意识到这背后最根本的问题是,很多学生对自己做的活动没有足够的热情,也缺乏深度的思考,是被迫着做的,是功利的,甚至是别人代劳的。

同时,也有相当多的学生没有毅力在专业方面做出好的成果,抑或根本不去做,或是做了半道放弃,以及只是机械地在完成任务,做1+1的加法。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学生能够做出成果,这个成果往往也没有独特性,更谈不上成为申请的“必杀技”。

因此,许许多多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在写文书时很容易遇到的瓶颈是,即便有很多的成就,被问到为什么要做这些活动,却很难说出一个所以然。而且,因为没有过足够的热情,也没有过深度的思考,他(她)的老师或者教授写推荐信时,往往也很难突出这个学生的特质,平平不出彩。

这些“鸡肋”的部分,体现在文书、活动列表、推荐信等各个材料中,极易被顶尖学校的招生官察觉。

内卷的申请时代,做出来不代表就做得好,做得好不代表就有特色。要冲刺最顶尖大学的学生,热情——成果——独特性,三者缺一不可。

最后

看到今年的申请结果后,作为导师,我们最大的感慨是,除了学术成绩好、运气佳,每一个藤校录取的学生,某种意义上都是做到了坚持自己的热情和兴趣,并且有各种各样的机会去探索自己想做的事情,不怕犯错。

正是这样的执着、热爱,以及自由,让他们在文书里能够有机会写出自己真实的思考和想法。

在棕榈,我们一直强调尊重学生兴趣,提倡原生态成长,这背后的逻辑也是我们希望能够最大化地去鼓励学生找到喜欢的方向。

真正的喜欢是无价的,棕榈一直坚持个性化定制和个性化成长,是因为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创造出独一无二的活动,并且在内心、精神和学术方面都能有所收获。

这一点光靠导师不能实现,还需要家长对于孩子不同个性和热情的支持,对孩子失败和错误的容忍度,以及更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不断沟通自己的想法,热情地参与每一件事情。

青少年充满了各种可能性!如果我们怀着打造家具的心态去给一个孩子堆积活动,强制引导兴趣,或是用一个预设的图纸让孩子严格执行规划命令,往往会有不尽如人意的结果。

但是如果我们从园丁的视角出发,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爱好,支持和鼓励孩子的个性发展,根据不同孩子的需求去陪伴和支持,则可能收获更多成长中的惊喜。

从这个角度说,无论你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你都可以去改变世界,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热情和热爱,都可以绽放独特的光芒!

版权声明:本文由艺术留学网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