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高峰即将到来之际,2024年度业绩预告“变脸”戏码扎堆上演,业绩地雷频频被引爆。
财联社记者发现,仅4月11日晚间,便有ST观典(688287.SH)、ST华通(002602.SZ)、普邦股份(002663.SZ)、中科云网(002306.SZ)等7家上市公司发布2024年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其中,普邦股份、中科云网亏损大幅增加,ST华通净利大幅缩水,ST观典在此前扣非净利润预亏的基础上,营收向下修正且低于1亿元,或被交易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前冠以“*ST”字样)。
而据财联社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12日,A股业绩预告出现大幅修正的上市公司已接近50家,其中近八成为向下修正:幅度最大的是ST华通,盈利缩水超过7亿元;亏损额度最大的是渤海汽车(600960.SH),预计亏损超过11.8亿元。更有同德化工(002360.SZ)、赛隆药业(002898.SZ)、光韵达(300227.SZ)、ST墨龙(002490.SZ)、惠发食品(603536.SH)等10家上市公司业绩直接由盈利转为亏损,医药、消费、汽车、传媒等行业均有公司出现业绩大幅下修。
值得注意的是,46家业绩“变脸”上市公司中,深市上市公司31家,占比达67.39%;沪市上市公司12家(含科创板3家),占比26.09%;北交所上市公司2家,占比4.35%。此外,上市公司业绩“变脸”的理由可谓五花八门,但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信用减值损失、部分销售收入不予确认等成为上市公司业绩承压的重要原因。
还有上市公司修正业绩是因为疏忽出现“乌龙”事件,比如音飞储存(603066.SH)将“业绩预减”写成“业绩预亏”,长城汽车(601633.SH)把“盈利124亿元到130亿元”写成“盈利124万元到130亿元”。这两家下午发业绩预告,晚上就发更正公告。
*ST富润锁定退市,还有3家或被“*ST”
4月11日,连续16个交易日一字跌停的*ST富润(600070.SH)停牌。公告显示,截至4月10日,*ST富润已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均低于1元,当天收盘价为0.42元/股;公司收盘总市值约2.13亿元,已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5亿元。这两项指标均已触及交易类强制退市情形。
引燃*ST富润爆雷导火索的,正是2024年业绩预告修正公告。3月19日,*ST富润将2024年营收从3.06亿元下修至2.87亿元,正式跌破3亿元退市红线。而据此前业绩预告,*ST富润预计2024年实现营收3.16亿元,扣除后营收3.06亿元,勉强达标。
公开资料显示,*ST富润是诸暨第一家上市公司,也是国内针织行业“第一股”。2016年,*ST富润斥资12亿元跨界收购杭州泰一指尚科技有限公司,次年又以7.5亿元收购卡赛科技,形成“传统纺织+数字营销”双主业格局。但受商誉爆雷等的影响,*ST富润双主业遭遇双重溃败。2023年,公司营收从2019年31.29亿元跌至不足1亿元,且连续五年亏损累计超过25亿元,几乎直接吞噬掉上市26年以来全部净利润。
在多家业绩下修公告中,发布退市风险警示的汇金科技(300561.SZ)、ST观典和ST天龙(300029.SZ)尤其引发投资者关注。
因2024年度业绩预告只披露了亏损,未披露年营收低于1亿元,且未在会计年度结束后一个月内披露公司股票交易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昔日“十倍牛股”汇金科技收到广东证监局出具的警示函。
据警示函,汇金科技今年1月披露公司净利润为亏损1450万元至1980万元,未披露营业收入情况;3月公司修正净利润为亏损1720万元至2220万元,首次预计2024年度营收为8925万元至9420万元,并披露了《关于公司股票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提示性公告》,在披露 2024年年报后,公司股票可能被交易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广东证监局指出,公司2024年度业绩预告未预计2024年度收入低于1亿元且亏损的情形,未在会计年度结束后一个月内披露公司股票交易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风险提示公告,上述情形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的规定。因此,该局决定对汇金科技及公司董事长陈喆、总经理马德桃、财务总监孙玉玲、董秘李佳星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受益于互联网金融概念爆炒,汇金科技股价自2024年2月6日6.50元/股飙涨至12月17日68.54元/股,一度涨超10倍。
3月12日,2024年业绩预亏的ST天龙进一步下修业绩预期。除了亏损幅度进一步扩大,公司净资产预计由正转负,直接触发退市风险警示条款。
ST天龙净资产转负的导火索,源于一套法拍房带来的资产减值。今年2月,ST天龙在上海市金沙江路的一处不动产被司法拍卖,成交价467.21万元,显著低于截至2024年末的账面价值1003.09万元(未经审计),造成非经常性资产减值损失535.88万元。
公告显示,ST天龙业绩修正前净资产超过300万元,修正后净资产低于-50万元。在2024年年报披露后,公司股票交易存在可能被交易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风险。
ST观典业绩快报暨业绩预告更正的原因,和2024年部分销售收入不予确认有关,预计减少收入约2895.34万元。这直接导致公司去年营收低于1亿元,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今年1月,ST观典发布业绩预告称,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9800万元至1.25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1.06亿元至1.3亿元,同比均由盈转亏;预计2024年实现营收1.12亿元至1.28亿元。
2月28日,ST观典发布2024年度业绩快报,公司营收约1.19亿元,同比下降43.92%。彼时ST观典称,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不存在可能影响本次业绩快报内容准确性的重大不确定性因素。
但仅过了一个多月,ST观典就发布了2024年度业绩预告、业绩快报更正暨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公告。据公告,公司预计2024年度经审计的利润总额、净利润、扣非净利润三者孰低为负值且营收低于1亿元。根据交易所相关规定,在披露2024年年报后,公司股票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触及财务类退市风险警示后,两公司业绩仍“变脸”
值得一提的是,除上述3家公司业绩爆雷外,还有两家在业绩预告中已明确表示“触及财务类退市风险”的上市公司,业绩仍出现“变脸”。
如3月15日,赛隆药业下修2024年业绩预告,预计减少收入约3963.25万元,修正后2024年公司亏损2100万至4100万元。原因是部分收入2024年度不予确认。根据相关规定,在2024年年报披露后,赛隆药业股票交易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两个月前,赛隆药业预计2024年盈利450万至650万元,并在1月份的业绩预告中称,扣非净利润的增长主要是其报告期内合理控制各项费用支出。这一反转,引发了深交所火速问询,要求其说明“业绩预告的审慎性及信息披露的合规性”。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2020年以来,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已然成为赛隆药业的常规操作(仅2023年未出现)。修正公告发布频率之高、幅度之大令人错愕,可见公司在内控及管理等方面存在一定缺陷,且始终未能建立有效的整改机制。
2020年,赛隆药业约1750万元营收未达到收入确认标准,被剔除;2021年,公司约800万元营收入未达到收入确认标准,被撤回;2022年,公司增加信用减值损失计提约600万元,调增当期收入对应成本费用约200万元,补提资产减值损失约400万元;2024年,赛公司第四次修正年度业绩预告,约3963.25万元收入不予确认。
无独有偶,因商誉减值、票据背书未到期、补充计提预计负债等原因,中科云网4月11日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称,公司亏损金额进一步扩大。
而早在今年1月,中科云网就发布业绩预告称,预计2024年净利润亏损1800万元至2200万元,预计2024年扣除后营收为2.9亿元至2.96亿元。中科云网表示,去年亏损主要系经营性亏损,以及新能源光伏电池在建工程和固定资产因市场价格下跌、拟被拍卖事项发生资产减值影响所致。
深交所官网显示,2017年上市以来,赛隆药业信披考评等级一直为B级(良好)。2018年至2023年,中科云网的信披考评等级均为C级(合格);2013年至2017年,公司的信披考评等级均为D级(不合格)。
部分公司上调业绩预期
除去业绩“变脸”或向下修正业绩之外,也有部分A股上市公司上调业绩预期。
3月13日,红棉股份(000523.SZ)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公司原本预计2024年度实现净利润为8000万元至1.1亿元,同比增长6.9%-46.99%;修正后公司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5亿元至5.3亿元,同比增长568.16%-608.24%。
对于公司2024年业绩预告大幅向上修正的原因,红棉股份表示,公司拟于2024年度对涉及相关事项同时挂账超过三年的其他应收款核销并进行资产损失扣除,即对截至2024年底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进行重新计量,从而导致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金额减少,所得税费用减少,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相应增加约4.25亿元。
同样上修2024年业绩预告的,还有世荣兆业(002016.SZ)和宏和科技(603256.SH)。
世荣兆业此前预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为1880万元至2800万元,同比下降90.72%-86.18%;3月29日的修正公告显示,公司预计盈利3000万元至445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85.20%-78.04%。修正主要原因是公司按权益法确认的参股公司玉柴船舶动力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净利润大幅度上升,本公司在扣除以前年度未确认的超额亏损后,确认了投资收益。
宏和科技也在3月29日发布修正公告,公司原本预计去年盈利1452万元到2177万元, 修正为“盈利2189万元到2371万元”。业绩预告上修的主要原因系补充确认子公司递延所得税资产。
4月11日,大禹节水修正了2024年度业绩预告,归母净利润修正为7771.14万元至9275.23万元,同比增长55%-85%;扣非净利润修正为盈利1271万元至2775万元,同比下降62%-18%。公司此前发布业绩预告称,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7520.46万元至9024.55万元,同比增长50%-80%;同期扣非净利润3420.46万元至4924.55万元,同比增长2%-46%。
大禹节水将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一升一降”的原因归结为项目损益归类变动所致。“公司原先将武清区大禹节水现代设施农业园区等项目损益计入经常性损益,经审计机构核查,前述损益应计入非经常性损益,涉及金额1200-1700万元。该调整后,公司年度非经常性损益增加,减少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文章来源:财联社)
版权声明:本文由艺术留学网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